第123章 吃人与吃天下人
作者:第二艺术的小说
    【张巡靠科举入仕,从一个小县令做起,后来因为政绩不错,被调往京城,但因为不屑于攀附,又主动调任前往了真源县又当回了小县令。

    当安禄山造反攻入河南地区时,张巡所在的真源县距离安禄山的大军就只有两百里了。

    上级太守让张巡带上美酒好肉献城投降,张巡坚决不从。

    可他周边的县城却纷纷投了降,其中就有雍丘县令令狐潮。

    雍丘作为进入江淮地区要道,一旦失守江淮地区的千万百姓将直面叛军的铁蹄。

    可即便不降,张巡作为区区县令,其手中资源和兵马也和其他县令没什么不同,根本无法阻挡叛军。

    但是张巡还是毅然选择了拼死抵抗。

    江淮地区至关重要,朝廷必然会急派大军支援,哪怕自己能抵挡叛军一天,也能给大唐多争取一天的时间挽救黎民百姓。

    于是他带着从真源县招揽的一千志在救国的百姓赶往雍丘城,并决心死守。

    因为来得及时,投降的雍丘城县令还在敌营,叛军还没来得及进入雍丘城。

    张巡抢先一步进入雍丘,杀死了令狐潮的妻子儿女。

    令狐潮闻讯悲愤不已,做起带路党,引领四万叛军大举进攻雍丘。

    而此时张巡除了原本的一千人手和雍丘城两千心中仍有大唐的兵卒,除此三千之外再无其它兵马。

    但张巡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积极筹备守城事宜。

    用熬煮的金汁(就是烧开的粪水,烧热之后奇臭无比,且一旦被烫伤,伤口必定感染。)、火油(即石油)、滚木雷石(带钉子的圆木,雷石即大小合用的石块。)等一系列守城利器坚决抵御敌军。

    没有羽箭了就趁夜用绳子悬挂数百稻草假人到城外,吸引敌人放箭。

    这便是历史上真实记载的草人借箭。

    要是敌军攻城乏累松懈了,张巡还敢出城夜袭敌营。

    就这样,三千对四万原本毫无悬念的攻守之战,硬生生被张巡坚持了两个月之久,城下堆满了叛军的尸骸。

    但其中的艰辛也是绝对的,叛军见进攻这么一座小城付出了如此大的伤亡,自知必须调动更多兵马和攻城器械才可,于是选择暂时退兵。

    张巡暂时保住了雍丘和身后的江淮百姓。

    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大唐援军却还是没有如预料的赶来。

    那是因为在他坚守的这两个月中,正面战场上因为李隆基的一系列错误干预,导致潼关被破,长安也落入了敌手。

    连皇帝都逃跑了,自然没人顾得上他这么一支自发抗敌的小小孤军。

    后续叛军调来更多兵马,并带来了李隆基窜逃的消息。

    雍丘城中顿时军心大乱,张巡直接斩杀了劝说他叛国的投降派,继续选择死守。

    但就算张巡再顽强,兵马粮草总是有消耗殆尽的一天。

    待城中粮草耗尽之后,张巡不得不带兵退出了雍丘城,前往江淮的最后一道门户睢阳继续坚守。

    而下一场睢阳之战,将会是一场残酷到粮草消耗殆尽,守城将士不得不吃人坚守的地狱之战。

    张巡抵达睢阳后,睢阳太守也早就知道了张巡在雍丘城的大义之举,心中尤为佩服,于是将睢阳城的三千余守军全部交给了张巡。

    篡权成功的安庆绪派大将尹子奇率领十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向睢阳开进。

    反观张巡从雍丘带出的三千兵马和睢阳城的三千余士兵,拢共一起也仍然只有不到七千人。

    张巡率领着七千守军抵挡着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极高强度的守城战下,张巡一天甚至要击退敌军二十次进攻。

    这样高强度的大战持续了十六天。

    攻城的叛军死伤两万余人,睢阳城下尸骸堆积如同小山。

    张巡因守卫睢阳有功,被唐肃宗李亨下诏加任御史中丞。

    但是大唐援军迟迟不到,睢阳城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城中的粮食撑不了多久了。

    睢阳也算是一座大城,军备粮草原本还算充裕,但是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以讨伐叛贼为由,在叛军到来前强行调走了一半。

    可是李巨调走了军粮,却又忌惮于叛军实力强大,迟迟不肯支援睢阳。

    一方面担心自己的兵力被消耗后,无法守卫自己的辖区。

    一方面李亨大为赞誉并加封了张巡,却无视了他李巨这个皇亲,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他对张巡产生了嫉妒情绪,不愿意帮助张巡进一步建立战功,进而威胁到自己这个河南节度使。

    孤立无援又缺乏粮食的张巡,只能极尽所能继续坚守。

    强攻不下的叛军,这时忽然从睢阳投降派口中得知睢阳城存粮不足的消息。

    于是尹子奇决定长期围困睢阳。

    张巡得知消息走漏后,将告密的投降派李滔、田秀荣斩首示众。

    时间到了五月,正是麦熟时节。

    叛军收割睢阳城外的麦子以充军粮,张巡在城上看到后,集结士兵,擂鼓作出欲战的样子。

    叛军见状立刻停止收麦待战。

    这时,张巡止住擂鼓,让军士作出休息的样子,如此反复后叛军渐渐放松了警惕,精力萎靡。

    张巡趁机率军夜闯敌营,杀死众多并抢夺到了一大批粮食。

    但是这些粮食仍然解决不了睢阳城所有军民的长期需要。

    时间到了七月,这时士兵每日才能分到一勺米,饥了只好吃树皮和纸。

    守军也只剩千余人,饥瘦的拉不开弓,而且外无救兵。

    在这样下去城破就成注定了,张巡只好派手下将领南霁云冒险突围求援。

    南霁云突围后前往新任的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驻地求援。

    贺兰进明倒是设宴款待了南霁云,但就是没有出兵救援睢阳的意思,并劝说南霁云留在自己军中。

    南霁云悲愤表示睢阳守军已经一个月没有裹腹之食了,他不能苟活吃独食,而贺兰进明坐拥重兵却见死不救,这岂能算忠义之士?

    南霁云愤怒地当场咬下自己的一根手指明志,然后又重新突围回到了绝地睢阳,与守城将士们一同坚守直到死亡。

    睢阳守军们饿到没办法就杀马,马吃完了就抓耗子、麻雀,甚至连铠甲和弓箭上的皮革都被剥下来吃了。

    但还是没能等来援军,敌军也没有放弃进取江淮的战略目标。

    最后的办法只剩下一个。

    在城破还是吃人的选择中,张巡选择了吃人。

    张巡将自己的爱妾杀了,烹煮分给众人,众人不愿,张巡只能带头开吃,并告知众将士守城的意义已经远超他们的生死。

    睢阳太守许远也紧随其后,将自己的仆役杀了给将士们裹腹。

    局势已经惨烈到了这种程度,睢阳城中的百姓们也早就开始了人相食。

    之后就是开始找没有作战能力的老弱妇孺……

    再之后就轮到了彻底失去战斗能力的男人。

    最后城中的一切都吃光了,守城的将士也只剩了四百人。

    尹子奇也终于攻破了睢阳城。

    张巡和剩余守城将士们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被俘却仍然不肯降贼。

    当日,张巡等三十六人全部被杀。

    可令人唏嘘的是,张巡死后仅三天唐军就到了睢阳,一个月后收复河南全境。

    可张巡却已经坚守睢阳十个月了,最后就差了这三天。

    大乱之后,唐肃宗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并授其子官职。

    张巡坚守睢阳,为江淮地区免于陷入敌手不择手段地牺牲了一切。

    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大乱如他所愿得到平定,但天下人对他吃人的行为非议不休。

    甚至有言其死守睢阳,实为愚蠢。

    但真正造成这一惨状的是张巡吗?

    昏庸享乐的李隆基、造反的安禄山,还有见死不救只顾自保的唐朝将领,他们或许才是真的“吃人不吐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