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的油灯下,王氏正拿着何山的裤子,一针一线的缝着。
何大力进了屋,看见王氏这么晚了还在忙活,不由有些心疼。
媳妇儿这些日子也累得够呛,又是捡蘑菇又是挖野菜,整日里忙的不见人影。
他知道,媳妇儿不就是怕冬日里一家人的嚼用不够吗?
唉,其实他想让媳妇别担心,他们闺女可是有宝贝,不论什么样的境遇,至少能保证他们一家子吃穿不愁,可这话就在嘴边儿上,想了又想,终是说不出来。
也罢,这事儿就别让孩子他娘知道了,她那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万一哪天把持不住,再秃噜了出去,岂不是害了闺女。
“孩子他娘,早,早点睡吧,明日,明日还起早呢。”
王氏诶了一声,对于自家男人说话向来磕磕巴巴,她早就习惯了。
在家里怎么样都行,只要出去了,在外人面前立得起来就好。
她偷着听过,自家男人与外面的人交际应酬时,可从来不会结巴呢,嘿嘿,王氏每每想起就觉得好笑。
天刚蒙蒙亮,一大家子就早早起来,简简单单对付了一口,留下何田看家,其余五口就向着开远县城而去。
天气已经有些凉了,路上的人也渐渐少了。
何大力怕小儿子走不动,索性就让他坐在自己的肩膀上。
也不过就是一个时辰,何大力一家就再次站在了开远县城门口。
王氏突然紧紧抓上了何大力的手臂,声音颤抖,语带哽咽地说道,“他爹,这就是开远县城?”
何大力点点头,他知道媳妇是咋回事儿,因为这开远县城乍一看去,和原来山南府渭水县城城门口极为相似。
若是没看着那三个明晃晃的“开远县”三个大字,就会把这里错认成渭水县,都有可能。
何花似乎察觉娘亲的异样,“娘,你咋啦?”
王氏摇摇头,心里暗笑了一声,“没事儿,咱还是进城吧。”
城门口的茶铺子,店小二吆喝的极其卖力,原来夏日里卖的还是凉茶,现在已改卖热茶了。
这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凉,赶路的途中,若是来上那么一碗热乎乎的大碗茶,甭提多舒适了。
王氏在拢着手的袖子里,悄悄摸了摸随身带着的一两多家底子。
自家就这么点儿钱了,好铁都得用到刀刃上,可不能随便花。
何山看着城门口那热气腾腾的包子,舔了舔自己的唇,今日倒是破天荒的没喊饿也没要这要那,这倒是让王氏刮目相看。
王氏不知道的是,人家何山可有大想法呢,他还惦记着周青之前吃的灶糖呢。
呵呵,周青背着虎子,悄悄让他舔了两口,那滋味儿可真甜呢。
城门口依然有站岗的官差,进进出出都得检查。
一家五口人,除了何花背了一个空背篓以外,什么都没有。
官差简单的问了两句,知道是邙山村进县城采买东西的,就放了他们进去。
王氏长舒一口气,她还以为会怎么严查呢?不是说最近有不少流民吗,咋简简单单问了两句就放进来了?
看来还是查的不严呢,幸亏他们一家子不是坏人,若他们一家子真是有那坏心眼儿的,一旦进了城,那还不是分分钟就能干个杀人放火的勾当呀。
咦?自己怎么想歪了,还真是啥都敢想啊。
昨日在家的时候,何大力就和王氏商量好了。
他先带王氏找一家杂货铺子,王氏有不少东西要买,什么粗盐,竹篮子,还有针头线脑,林林总总一大堆。
何大力让王氏带着何花何山在杂货铺子里先挑着东西,他带着小闺女要到街上去转悠转悠。
王氏不疑有它,大老爷们儿,确实也不好跟妇人一样,在铺子里挑三拣四。
她也知道,自家汉子肯定是呆不住的个性,这爷两个愿意干啥就干啥去,一会儿想着过来寻他们娘三个就好。
得了王氏的话,何大利带着闺女就匆匆出了杂货铺子,两个人就像出笼的小鸟,无拘无束。
何大力暗叹,要早知道带着孩子他娘出来这么麻烦,还不如不带着媳妇儿和小儿子他们呢,就他和小闺女两个人,不是干啥都更方便一些吗?
可如今带都带来了,也只能是想个办法将他们先安置在这杂货铺里挑拣着要买的东西。
自己和小闺女到附近去转一转,看看有没有收粮的铺子。
两个人对这县城不熟悉,记住了杂货铺的名字,就开始在街上溜达起来。
县里很热闹,似乎一点儿都没被南边旱灾影响。
父女两个在街上转悠了好半天,粮铺子倒是还没寻着,却让何苗看到了一家猪肉摊。
看着那摊贩手起刀落,半扇猪肉在他手里就被卸的七零八落,何苗不由就砸吧砸吧嘴,她又想吃肉了,咋办?
“爹!”
何苗忽然有了主意,今日老娘跟了来,这粮食是卖不成了,那他们卖些别的不就好了。
何大力挑眉,示意闺女有话就说。
“爹,咱们卖两头野猪吧!”
何大力看了一眼闺女,又瞧了一眼那正剁着猪肉的摊贩。
何苗摇了摇头,“不是卖给他,咱卖到酒楼去吧。”
酒楼?对,卖到酒楼去。
这个主意不错,酒楼的价格能高一些,要的数量也能大一些,不像这摊贩,他都在这看了半天了,那半扇猪肉到现在也只有两个人上去问了问价格,买都没买。
“闺女,爹听你的。”
父女两个一前一后就沿着大街走,逢人便打听,这县城里哪家酒楼最大,哪家酒楼最贵,哪家酒楼最好。
问了几个人之后,父女两个终于做了决定,这野猪肉就卖到县城里最大的那一家酒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