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车间里的温度似乎越来越高,林之悦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她的背上。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艰苦排查,她终于在机器底部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是一根传动轴的螺丝松动了,由于螺丝的松动,导致动力传输时出现偏差,就像水流在管道中遇到了阻碍,无法顺畅流动。
林之悦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立刻拿起扳手,将松动的螺丝拧紧。
之后,她怀着忐忑的心情,重新启动机器。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响起,原本那令人揪心的异常声响消失了,动力输出也恢复了稳定,如同奔腾的骏马,充满了力量。
林之悦长舒一口气,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随着时间马不停蹄地推移,在林之悦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收割机的雏形逐渐从一堆零件中脱颖而出,初现峥嵘。
然而,林之悦那股子精益求精的劲儿丝毫没有因为阶段性的成果而有一丝懈怠。
她深知,要让这台收割机真正成为农民们的得力助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接着投入到对各个部件的精细调试工作中。
首先,她来到收割机的高度调节装置旁,庄稼的生长高度参差不齐,为了让收割机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庄稼,高度调节装置必须精准可靠。
她反复调整装置上的旋钮,将收割机的收割高度从最低调到最高,再从最高调到最低,每调整一次,就模拟一次收割场景,观察收割机与“庄稼”的接触情况,确保在任何高度下,收割机都能高效地进行收割作业。
紧接着,她开始测试转向系统的灵活性。
在田间作业时,收割机需要能够轻松转弯,否则就会影响收割效率,甚至可能损坏庄稼。
林之悦驾驶着收割机,在车间里模拟的“田间小道”上反复行驶、转弯,通过操控方向盘,感受转向系统的灵敏度和精准度。
她不断调整转向系统的参数,让收割机的转弯半径达到最佳状态,确保在田间能灵活自如地穿梭。
最后,她着手检查收割宽度。
收割宽度直接关系到收割效果,太窄会浪费时间和人力,太宽则可能导致收割不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