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也可以发酵一切情感,随着跟丈人一家生活时间的增加,两位老人也越来越把伍哲当做一家人看待,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他们在伍哲面前门面上的耗神越来越少了,节俭到小气的生活习惯开始显露出来。东西总是尽量挑便宜的买回来,嘴上却还保持着大方的语言习惯,冒着伍哲跟李萱会说实话的风险,每天都问:“你俩想吃啥,我去买!”偶尔李萱真的点出海参鲍鱼之类的让人心跳加速的菜式来,李家妈妈总会说:“那东西有啥吃头儿,或者说,这个时候的不新鲜,看着活蹦乱跳的肯定都打药了,又或者说那东西吃多了不好之类……”倒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出嫌贵的话来。偶尔狠下心买了回来比较奢侈的食材回来,招呼大家吃饭的声音就会变得格外响亮,席间还要对这个菜不断地品评夸耀。
人在脑子里总是要为一些事情去思考的,不为大事也为小事。为能够掌控的大事费脑子能够收获成就感,为能够把握的小事用脑子叫情趣,一切脱离掌控的事都会成为我们的压力。当然,对于格局不同的人,事情的大跟小的定义也是不同的。
有时候伍哲宁愿粗茶淡饭甚至忍饥挨饿也不愿意家里有这么个细心周到的老妈子照顾他的生活。花钱还是省钱的问题都不是伍哲的顾虑,给伍哲造成困扰的是强加给他的那一代人拘谨、勤勉的生活方式。显然已经开放了的物质约束并没有改变李家父母防患未然的习惯,他们仍把自己束缚在委屈一些,忍耐一些便可以保证生存下去的思想定式中不肯出来,似乎一旦出来便不懂得如何生活了。固守着一直以来的生活理念跟习惯也是他们的一种安全感,但他们的这种安全感对伍哲的思维范畴则是一种禁锢,出于对他们的体谅伍哲也不得不被这种无意义的得失计算束缚着。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很需要安静,很希望能让他的头脑能够得到一些休息跟冷静,这样他便可以对自己,对家庭对未来有个审慎合理的思索,便能够得到些智慧的指引出来。只是现在看来,这安静似乎也是件非常奢侈的想头儿了。但是伍哲偶尔会有夜里醒来,发现了所有的喧闹都睡沉了,四下里是真的安静了下来的,就连路灯都发出沉默的微光来,而恰巧这时候他的头脑也很清醒,也并不想就睡,也许这个时候便是期待中的安静时光了吧?!然而他的思维竟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