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在初进大学生宿舍的时候,还是个挺前卫挺了不起的东西,几乎算是个高科技跟现代化的标志,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凡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也都会置办一台电脑摆在宿舍里,条件差些的当然也不愿意被时代淘汰,可以一个宿舍里几个人凑钱也是要买来一台的,几乎要把电脑变成了用来彰显追求跟时尚的道具了,因为对于电脑的使用对于他们来说也大都是仅限于打游戏跟聊天室,因为课业上几乎是不大用得上的。
但是,短短的年时间里,随着生产建设、管理数据化网络化的变革,电脑也渐渐在民众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成为了不能或缺的工具。李萱新近就添置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因为现在电脑对于那些在校的大学生们来说,已经从年前的可有可无变成了眼下的学习必须品了,这当然也包括硕士研究生。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已经是太丰富了,是几乎可以满足人们所有的学习跟娱乐需要了的。这对于李萱来说可就太妙了,这个懒姑娘几乎足不出户也不必麻烦任何人就可以完成学习跟交流了,网络生活也占据了她的大部分的休闲时间。
网络也帮助她重拾了很多同窗旧友,正是一些同学录网站的建立,让她几乎在瞬间就可以找到几个或者几十个多年没见的老同学,甚至有很多已经没了印象的。同学录里的交流方式跟现在的qq群或者微信群里的交流都差不多,只是同学录采用的是留言的方式,几乎要等上个一两天才会有人登陆进来回复或者留言,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无论是电脑还是网络,当然也包括时间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人都不是随时随地想上网就能上网的,当时的人们也还不大习惯即时就交流的频率,但那个能跨越时间跟空间的交流平台就已经让大家觉得很奇妙了。
这种交流方式不但方便,而且安全,最妙的是几乎不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用文字输出的方式才能实现发言,而这个放慢了发言节奏的过程就是人们千百年来都难以做到的“三思而后行”。在敲字的过程中,措辞跟表意都是被“三思”过了之后发布出来的,神态跟语气情绪都被当掉了,便也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产生不愉快的几率,倒发明出好些更直观有趣的表达情绪跟表情的词汇出来。谈话内容大多是搞笑的,相互调侃或者聊聊彼此的现状而已,气氛也大多是友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