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说:“那就买年货吧,多了少了还是贵了贱了的送过去都好说话!”
爸爸只说了一句话:“别舍不得花钱啊!”
妈妈笑着说:“哎呀,我知道啊!”
年,在中国由来已久,而过年就高兴是现在的伍哲不能理解的。小时候那会儿家里穷,吃是所有表达感情跟交流的方式,每到过年,让伍哲感到高兴的也无非就是个吃。可是如今不一样了,伍哲既没有那么馋了,东西也没有当年那么难得了,年便在伍哲的心里失去了魅力。只是没有人去理会伍哲的感受,大街上依旧是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氛。在稍微和暖的天气里,路上融化了的雪水在人群的践踏之下已经泥泞不堪了,卖春联的摊贩便只是在这泥泞中铺上大块大块的塑料布,上面摊展着花里胡哨、喜气洋洋的福字、春联跟挂历年画之类。跟卖春联的摊贩比,卖灯笼的要上档次得多,他们在手推车上焊了铁架子,纸灯笼、玻璃灯笼、布灯笼、塑料灯笼,圆的、方的、卡通的,单独的、成串的……把个推车挂得满满当当,也是花里胡哨的。也有卖干果的,干脆把大铁锅摆到摊位上来,瓜子花生现炒了来卖,吃起来又香又热乎。锅碗瓢盆、服装鞋帽、也有箱包、玩具、床上用品,甚至是锤子钉子插排电线之类的,吃的喝的穿得用的,事无巨细,琳琅满目。旁边的菜市场里的东西就更贴心了,在伍哲看来人们出来置办年货根本不需要写什么备忘单子了,就是忘了哪样儿,到了这儿也都能帮你想起来了。
伍家妈妈买了两套内衣、一盒猕猴桃一盒草莓,另外还有礼品装的一箱排骨一箱鱼。妈妈对自己的安排感到很得意,她觉得这些东西既不显得寒酸也不会太热情,完全能够充分表达出对人家新年的衷心祝愿。
李萱家住的楼房坐落在市中心地段,属于90年代以后的建筑,虽不算是新楼,却也没有伍哲家楼房那么古老陈旧。她家的房子虽然也是三个房间,但面积比伍哲家的大些,房屋结构也比较合理,入门便是客厅,客厅的三面都是门,客厅是不带窗的暗厅。房间是经过精装修的,当然,那也是十几年前的工程了,设计当然也是十几年前的格调,淡黄色的地板,门和木质橱柜,虽然在伍哲的眼里还看不出什么文化和美感来,这风格倒也凸显了家装界里一个时代的特征。摆件跟陈设也体现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