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金城焕招呼着服务员。
等着上菜的功夫,双方家长开始起了尬聊。除了名字之外,对彼此一无所知的双方要尽快了解一下对方的信息。
“亲家今年多大啊?”李母问道,他们夫妻俩对朴英沈的了解仅限于三点:姓名朴英沈、性别女、身份金城焕母亲,没了。
“64年出生的,今年50了。”朴英沈看着李秀英发白的头发,好像她的年龄和亲家差得有点多。听说亲家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比儿媳妇大了15岁,而儿媳妇比自家儿子又大了5岁,那她是应该和亲家年纪差得大。
“我是50年生的,夫人是52年的。”李秀英倒是觉得还好,他们夫妻要孩子要的早,而朴英沈相对较晚,所以只有不到15岁的年纪差距比想象中要好上不少,原以为得差20多岁呢。
“孩子给您添麻烦了。”
“没有,没有。能娶到顺圭是我那个臭小子的福气。”
双方客套得不像话,李顺圭觉得这么客套咋行,她扭头示意丈夫做点啥,结果发现金城焕正扒着餐前小食吃个不停。
她轻轻在桌子底下捏了捏这个特别不敏感的老公,啥时候吃都行,但是现在是专心吃饭的时候吗?
金城焕对这次见面的定义没有李顺圭那么严肃。他很简单地认为这次见面只是单纯地见个面,双方父母认识个脸,确认一下对方的孩子的的确确是爹娘生的,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仅此而已。
其他的,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吗?没有啊!
婚礼设计一定是要以李顺圭的思想为主,其他的,甚至包括他这个作为新郎的想法只应该作为建议而已。
婚礼的费用作为两个不缺钱的家庭而言谁来支付都行,金城焕愿意付而且觉得应该由他来付后,这个也就不会是问题。
以后反正也不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两个年轻人结婚都没提前告知父母,也就不存在两个家庭合不合的问题。双方家长的接触不会太频繁,双方的意志也不会在小夫妻身上体现得太多,所以哪怕两家今天聊得不欢而散,对小两口的日常生活也不会太多影响。
想清楚本质之后,金城焕觉得双方父母在没有发生争执之前,他们俩作为小年轻只需要负责把饭吃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