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疑惑。
到了书房,阳石并没有给霍瑶拿晦涩难懂的典籍,而是取出了一卷诗经递给她。
霍瑶乖乖的接过,寻了一张书案坐下,打开了诗经。
阳石有些诧异,“瑶瑶,你识字?”
她原想着,到书房之后,她来教霍瑶读书识字,竟然没有想到,霍瑶已经启蒙了。
她记得,母后查到的资料,表兄的生父,家中并不富裕,竟然还会让女儿念书?
霍瑶笑的有些腼腆,“我认得字也不多,都是次兄教我的。”
“他在平阳时,每回看书都是拉着我一起看的。”
这倒是事实,家中清贫,看孩子的任务就落在霍光的身上。
他要看书时,不放心让霍瑶一人乱跑,就将她抱在腿上,两人一起看竹简。
现在使用的文字都是隶书,只会简体字的霍瑶是完全看不懂的。
她虽然不爱学习,可不代表她愿意做个文盲,对于认字这件事,也是很积极的。
虽然对隶书一窍不通,但霍瑶可不是九漏鱼,也在学校背过论语诗经。
对照着前世的记忆,再加上霍光的教导,这些年下来,她自然也看得懂隶书了。
——————
一场会议开完,宣室殿的几人,没有一个人的心情是好的。
桑弘羊站在一旁,垂眸看着眼前刚算出来的数字。
他身前的一排竹简,记录着要将现在汉庭所有战马配备马镫,所需要的银钱。
看着那数字,他在心中叹息。
按照如今汉庭每年的税赋,扣除训练军队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花销。
想要给骑马配上马镫,就算不与匈奴作战,也得要三年之后才能配齐。
佃农的苛捐杂税已经很重了,如果在增加,好不容易稳定的汉庭只怕又要发生动乱了。
刘彻他只是想打个匈奴,不是想要将大汉变成秦末。
刘彻神色复杂难辨。
河西之战刚结束,封赏完朝中的将领,国库已经见底。
这还得多亏公孙敖和张骞缴纳了大笔的赎金。
想到归降的浑邪王,刘彻脸上的怒气更重了几分。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