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的晨光裹着寒气洒在街道上,陈默和牛萍裹紧棉衣,并肩往 “佳佳乐超市” 走去。一公里的路程,脚下的积雪被踩得 “咯吱咯吱” 响,牛萍的手牢牢挽着陈默的臂弯,时不时哈出白雾,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的水珠。
“也不知道超市人多不多,妈在信里列的单子可长着呢。” 牛萍摸了摸口袋里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记着要买的年货。陈默低头看她冻得发红的鼻尖,伸手轻轻捏了捏:“人多热闹,才有过年的味儿。” 说话间,前方佳佳乐超市的招牌已经映入眼帘,巨大的红色灯笼和 “年货大酬宾” 的横幅在风中轻轻摇晃。
还未走进超市,喧腾的声浪便扑面而来。喜庆的《好日子》旋律裹挟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打闹声、购物车轱辘的滚动声,如同煮沸的热汤咕嘟作响。推开玻璃门的刹那,裹挟着糕点甜香、海鲜咸鲜与暖气热浪的气息汹涌而出,撞得人鼻尖发痒。
超市内仿若沸腾的锅灶,涌动的人潮将货架间的过道挤得满满当当。推着购物车的顾客们摩肩接踵,有的伸长脖子张望货架高处的商品,有的蹲下身仔细比对价格标签,还有的牵着蹦蹦跳跳的孩子,在人群中艰难 “突围”。穿红棉袄的大妈举着塑料袋,用带着新疆口音的普通话大声询问:“丫头,这巴旦木是不是新炒的?别给我拿陈货!” 戴棒球帽的小伙夹在人群里,高举着一包火腿肠,扯着嗓子喊:“借过借过,我先结个账!” 此起彼伏的交谈声、议价声、欢笑声交织成一片,连头顶的吊灯都跟着热闹的声浪微微震颤。
穿碎花围裙的促销员们举着扩音器,在各个货架间来回穿梭,鲜艳的绶带随着步伐飘动。“走过路过别错过!红枣买二送一!”“坚果特价,先到先得!” 她们热情洋溢的吆喝声,如同跳动的音符,不断刺激着顾客的购物欲。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在暖黄的灯光下泛着诱人光泽,红色、金色的包装纸相互映衬,与人群身上色彩斑斓的冬装交相辉映,整个超市仿佛被注入了滚烫的烟火气,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干果区的货架上摆满了透明密封罐,巴旦木、开心果、碧根果琳琅满目。一个戴着毛线帽的大妈正用夹子往袋子里夹核桃,嘴里嘟囔着:“多整点,孙子最爱吃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