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北疆宛如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太阳毫无保留地释放着炽热的光芒,整个世界都被烤得滚烫。陈默家的小院里,杨树无精打采地垂着叶子,麻雀在枝头有气无力地鸣叫,仿佛在抱怨这难耐的暑气。陈默百无聊赖地在屋里踱步,手中的画笔随意地摆弄着,却始终找不到灵感。
“这天气,实在闷得慌,在家根本没法静下心来。” 陈默自言自语道,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突然,他灵机一动,想起离家十几公里外的 “二级陡坡”,那里有一座小型水利发电站,景色独特,或许能为他的写生带来新的灵感。
陈默迅速收拾好画具,将画板、颜料、画笔等一一装进背包,又从车棚推出那辆陪伴他多年的二八自行车。车子虽然有些破旧,但在陈默的精心保养下,依然完好无损。他跨上自行车,沿着沙子土路朝着 “二级陡坡” 出发。
刚出场部,阳光便毫无遮挡地照在陈默身上,汗水瞬间湿透了他的 t 恤。沙子土路崎岖不平,自行车在坑洼间颠簸前行,每骑一段距离,陈默都要费力地调整方向,避开那些凸起的石块和深陷的车辙。车轮扬起的尘土,在他身后形成一片小小的尘雾。
骑行途中,陈默路过一片向日葵田。金黄色的向日葵在烈日下肆意绽放,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向日葵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陈默加油鼓劲。陈默停下自行车,拿出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瞬间。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艰难骑行,陈默终于抵达了 “二级陡坡”。这里地势起伏,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水利发电站。发电站周围,绿树成荫,为这片炽热的土地带来了一丝清凉。巨大的圆形回水池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上。池中的水湍急地流淌着,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陈默找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地方,支起画板,准备开始写生。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景色,手中的画笔在纸上轻轻舞动。回水池的水流、岸边的绿树、远处的山峦,都在他的笔下逐渐呈现出来。正当他沉浸在创作中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默!真的是你啊!”
陈默转身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快步走来。年轻人名叫张子牙,比陈默大十几岁,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