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黄的如金,散发着阵阵清香。远处的湖泊波光粼粼,湖面上漂浮着几片荷叶,宛如绿色的小船。湖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仿佛是少女的发丝。
“默子,麻溜儿过来!这儿的景色杠杠的!” 董庆书兴奋地招手,跑到一座古桥旁。这座古桥横跨在湖泊之上,桥身由青石板铺成,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栩栩如生的龙凤,有翩翩起舞的花鸟,还有形态各异的人物。
陈默快步走过去,站在桥中央,望着眼前的美景,微微皱眉,目光在湖光山色间反复扫视,就像在绘画时寻找最佳构图。“庆书,你看,以桥为前景,远处的湖心亭为主体,再把垂柳和湖泊作为背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层次感肯定很强,就像一幅景深分明的画作。”
董庆书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默子,还得是你!你这绘画的构图招儿,搁拍照上咋就这么对路呢!” 说着,他调整好相机的角度和焦距,按下快门,“咔嚓” 一声,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
随后,他们来到潇湘馆。潇湘馆翠竹环绕,清幽雅致。馆内的建筑风格典雅,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古色古香。陈默轻轻抚摸着竹子,感受着竹子的纹理,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庆书,你看这竹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充满了节奏感,就像绘画中的线条,简洁而富有韵味。”
董庆书一边拍照,一边说:“默子,听你这么唠,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这些竹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影子投射在地面上,整出老独特的图案了,老有艺术感了!”
陈默走到一扇窗前,透过窗户向外望去,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他灵机一动:“庆书,你从这个角度拍,利用窗户的框架,将竹子和光影框在画面中,营造出一种框景的效果,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董庆书按照陈默的建议,调整好相机位置,按下快门。照片拍出来后,他兴奋地嚷嚷:“默子,你这招儿太牛啦!这张照片层次感和意境都嗷嗷好!”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中午,阳光变得炽热起来。陈默和董庆书来到一处亭子里休息,从背包里拿出面包、火腿肠和矿泉水,开始吃午餐。
“默子,今儿个多亏有你。要不是你,我指定拍不出这么带感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