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前来坐诊一日。”
有知情的百姓回道,
“孙、冯两个大夫的医术都很不错,之前都是在同德医馆坐诊的大夫。”
“同德医馆的大夫?
那医术应该是不错的。
沈大小姐,就是之前同李望舟和离的那个沈大小姐吗?”
“可不就是她吗?
她的医术也是极好的。
听说太后娘娘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哮喘之症,都被她给治愈了。
她的医术可是比宫里的太医还要强的。”
有人回道,
“而且,我听说这仁安医馆还收了不少女学徒。
沈大小姐,准备培养一批女医出来,到时候方便给女子瞧病。”
“女医?
这也太好了吧?”
有女子听了开心地接话道,
“咱们女子平日里有些病还真不方便找男大夫瞧。
这沈大小姐真是替咱们女子着想。”
百姓们议论了一会,之后便陆陆续续有人进医馆瞧病。
“我这老寒腿已经有些年头了,手头上没什么银钱,一直拖着没找大夫瞧。
今日正好借着这次机会让大夫瞧瞧。”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娘,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医馆。
“我的咳疾已经有一个月了,期间找了不同的大夫看过几次,也不见有什么好转。
听说沈大小姐治疗咳疾很有一套,今日有幸能让沈大小姐替我瞧病,说不定就能治好了。”
一个年轻妇人一边咳嗽一边走进了医馆。
“我的孩子这几日一直高烧不退,瞧了不少大夫,都退不了烧,看看这仁安医馆的大夫医术咋样?”
一个年轻男子,抱着一个小男孩脚步匆匆地走进医馆。
就这样,来仁安医馆瞧病的百姓越来越多。
最后,直接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孙大夫,冯大夫,还有沈意如自己,都坐诊给百姓瞧病。
医馆的小厮和沈意如的四个贴身丫鬟则是忙着给病人抓药。
在京城,到医馆看病的诊金一向不便宜。
有不少穷苦百姓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