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匡清站在书房的窗前,手中紧握着那份即将在会议上展示的论文。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却掩不住他内心的忐忑。这是他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次会议,关系到他能否推动对污染厂的制裁,还市民一片蓝天。
为了这次会议,韩匡清做了充分的准备。他重温了论文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数据准确无误,论点清晰有力。同时,他也了解到会议的参与者不仅包括省委秘书办的人员,还有几位华力强的老朋友,他们都是环保领域的专家,对污染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些人的支持,无疑为韩匡清增添了几分底气。
会议进程
会议当天,韩匡清早早地来到了会议室。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紧张。随着省委秘书办官员的入场,会议正式开始。官员们提出了关于污染厂制裁的见解,有的主张严格执法,有的则认为应该给予企业一定的整改期限。
然而,当水利局的张嵩提出反对意见时,会议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张嵩认为,污染厂的治理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不能一概而论。他的观点得到了部分官员的支持,但韩匡清和他的支持者们则坚决反对。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摩擦不断升级。
最终,会议因争论过于激烈而被迫暂停,休息半小时。韩匡清坐在休息区,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场会议不仅仅是一场学术讨论,更是一场权力与利益的较量。
休息结束后,韩匡清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薛盟的号码。薛盟是他的好友,也是他在环保领域的合作伙伴。两人经常就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
“薛盟,今天的会议真是让我头疼不已。”韩匡清抱怨道,“特别是那个水利局的张嵩,他简直就是污染厂的代言人。”
薛盟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张嵩这个人我听说过,他背后有省级干部撑腰,而且吴毅还是他的得力干将。你要小心应对。”
薛盟的反应
听到“吴毅”这个名字,薛盟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上辈子,他与吴毅有着一段不愉快的过往,那段经历让他至今难以释怀。如今,张嵩作为吴毅的得力助手,自然也成了他的眼中钉。
“韩匡清,你能不能向吴毅传递一个特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