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 第86章 度量衡(2/3)
‘dan’了。

    华夏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就告诉他们,作计算时就读‘dan’。

    接着就再让他们消化几天,并让他们教族人,以后要用华夏教的这些计算。

    不懂没关系,先死记硬背记下,慢慢消化,新的事物,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潜移默化。

    华夏接着就开始鼓捣,用来称重量的称,称的制作比较麻烦,

    华夏找来制作秤的材料,找了一根硬木杆(作为秤杆)、皮绳,让铁匠打造了秤勾和秤盘,铸造了个秤砣。

    首先制作秤杆, 对硬木杆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这样便于后续刻度的标记和读数,秤杆要一头粗一头细,这些活先期都要自己做,工匠会跟着学,下次华夏只负责指导。

    在秤杆粗的一端,钻出一个小孔,用来穿绳子悬挂秤盘和称勾。

    -用绳子穿过秤杆一端的小孔,然后把绳子的末端,系在秤盘的提手上,使秤盘能够稳定地悬挂在秤杆上。

    在挂秤盘孔后边,再打一个孔,把铁匠提前做好的提勾,用一铁棍把秤杆和提勾连在一起,这个是提起秤的提手。

    在秤杆的另一端挂上秤砣,提起秤杆,使两边保持平衡,在秤砣挂绳的位置标记,定为秤的零点。

    先确定一个零点,即秤盘空载时,秤砣所在的位置,标记为零刻度,做上标记。

    华夏用一升的量具装满土,倒在秤盘里,再移动秤砣,让秤两头再次平衡,把这个量定为一斤。

    做好标记,把零点和一斤中间分成十份,每份定为了一两,后边的刻度依次类推。

    按照此方法,划分出其他刻度,最后再标记的的地方镶嵌让铜丝,斤的位置镶嵌成横向的长条,两的地方镶嵌成点。

    做好后华夏发现只能称重十斤,又照这个方法做了两杆大的,一杆十斤到一百斤的,一杆五十到五百斤的。

    为了秤能承受住称重的强度,华夏还让铜匠,在秤的前段加上了铜套,来增加秤的强度。

    制定了度量衡,华夏在每天的生活中,植入度量衡的应用,来潜移默化,族人对度量衡的认知,首先要在华族推广应用,再是前来交换的族群。

    搞定这一切的华夏,带着人去村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