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到来,陶器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华族步入了陶器时代,华夏心情十分的愉悦。
带着人去挖黏土,一天可以来回两趟,可以挖回两吨多的黏土。
够所有族人都练习一遍了,捏坏的只要没烧过,还能再回收利用。
华夏告诉族人以后出去,只要是没见过的东西,稀奇古怪不论是什么,都可以拿回来给自己看,如果带回的是非常有用的东西,以后族里有了女人会优先配给。
各个行业的负责人,和对族里有突出贡献的人,会优先配媳妇。
族人听到会优先给配媳妇,一路上走路都是低着头,这个看着那个摸摸,没见过的就捡起来带着,都变成了族长那种不务正业的样子。
第一次取回的黏土堆在一起,第二次取回的各自用,一人一堆,跟着华夏的步骤,从和泥开始,泥泡上后,又让大家一人做了一个木榔头。
第二天开始,就开始用榔头打泥,打好了第一遍泥,放在那先醒着,带着大家又搭建了一个竹棚,用来放捏好的陶器泥胎。
搭好棚子,开始揉泥,一人一个大石板,开始揉泥,这一步很关键,俗称要把泥揉熟揉透。
仔细的检查着每一个人,等到所有的人都把泥揉好,达到了标准,就从捏碗开始,一种一种陶器做,华夏要选出做的最好的,负责以后制陶。
华夏发现做的最好的竟然是勇,然后是鱼,勇不能专业制陶,华夏是准备以后自己外出时,让他留在家里总览全局的人。
石就是自己外出的第一助手,生死兄弟,风以后是外出狩猎的队长,这三人是不能固定做这些的。
最后决定让鱼负责制陶,再选一个作为副手,从这次开始,就把现有的工种负责人定下。
平时不参加外出狩猎,副手在需要加大产量时再参加,平时跟随队伍外出。
一切定好,接着继续加固围墙,在把一面围墙加固好的时候,第一窑的陶器也已经干透了。
大家都很关心,自己亲手做的陶器出窑后是什么样子,烧制时的火候是最难把握的。
华夏全程陪伴鱼烧制,讲解怎样看窑内陶器,到什么颜色时可以封窑。
这次烧制的陶器,比上一次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