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实也没有办法,实在是沈家看中了白檀这个儿郎,他也想着能够加强汴京和禹州旧臣的联系,就开口试探了一下。
不过白檀虽然拒绝了,却告诉赵宗实,只要他颁布的是对国家有利的政策,他会站在皇帝这一边的,
白檀本身的功绩就足以让人供起来,更别说他刚刚勤王救驾,在几千叛军中生擒了谋逆之人,现在的朝上没有几人能够轻易驳斥他的意思,
官位也从枢密副使升到了枢密使,正正经经的一品官。
英国公气得够呛,这什么鬼圣旨?
要是女儿也就算了,可这是孙女儿啊,两人不说年纪,还差着辈分呢!
和白檀一样,也拒绝了这门婚事,从一户家境不好的旁支中选了一个泼辣的女子,表示,
“家中孙女年方不过13,还未及婚配之龄。如果沈国舅不介意,老臣可将堂侄女儿,收做女儿嫁给国舅。”
沈国舅是介意的,这女子他见过十分的果敢泼辣,要是真嫁到了后院,那他的一儿两女包括妾室小邹氏都得不了好。
可他说话不算,真正做主的是他姐夫,赵宗实现在属于有枣没枣都能打一杆子,
堂侄女儿虽然关系远,但是他查过了,这女子家中的父兄都是随英国公上了战场,为英国公挡箭而死的,
女子泼辣也不过是为了维持家中生计,性格豪爽大气,并不阴狠毒辣,
且和英国公夫妇关系很好。
便迅速的下了圣旨,给这女子和沈国舅赐了婚!
赵宗实不懂后院的一些伎俩,英国公的堂侄女儿带着几个能干的嬷嬷女使,把沈国舅的后院把的牢牢的,
邹氏的人不许入府,他们送过来的奴仆也原数退回去,免得教坏哥儿姐儿,又拆穿了小邹氏因救大哥儿,失去孩子的真相,和邹家借着大哥儿的名头放印子钱,逼死人命。
把证据供词等一一摆出来,若是不想邹家和国舅被弹劾,小邹氏没事就不要出院子了,邹氏的天塌了。
至于皇帝想把自己的父亲也称为皇考这件事,怎么说呢?
对于赵祯这方来讲,肯定是不能忍受的,赵宗实的做法简直是忘恩负义,狼心狗肺。
但站在赵宗实的角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