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现在有两件大事,一是兖王邕王立储之争,二就是一干武将,以狄青和曹家和杨家为首,联名上书,请求夺回燕云十六州。
仁宗的身体越发不好,也想在临死前见到燕云之地回归,便准了请奏,也是因为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罢了!
正好前一阵子辽军又来打草谷,宋仁宗借机发函问责辽国,却没有受那边的重视,只用打草谷的并非辽军,而是土匪山民来搪塞宋朝。
于是早就厉兵秣马的三路大军正式开拔。
而白檀也不顾家里的反对,去了前线,当起了儒将。
白檀这一举动其实挺吓人的,因为宋朝由文转武的情况真的不多,转去做武将简单,再想调回文官的官职可就难了,
在狄青曹将军等前辈健在的情况下,白檀这个小辈除非用兵如神,否则在战场上极难出头。
可白檀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只是因为他之前都是在大后方负责后勤保障,东华教给他的和军校里学到的,都不能很好的运用起来。
这一次他想试一试,凭着先进的武器和后世的经验,能否一战成名,也封狼居胥一回!
平宁郡主和齐国公还在家里催婚,大儿子解决了,小儿子还没解决,
一家人本想让齐檀未去战场前先成家,最好能留下个根儿。
被白檀严辞拒绝,连齐衡的婚事也没有参加,背了个小包袱就走了。
宋仁宗只有两年好活了,新帝即将上位,趁着仁宗还在世,赶紧把仗打完,省的新君上位,脑子一抽,这战役不让打了。
白檀没有想左右王位的想法,只因为现在的赵家宗室里合适的人真没有几个。
兖王雍王一个糊涂一个狠辣,其他人不提也罢。
赵宗实虽然懦弱,但总归年幼时在皇宫里养过一阵,性子还算良善,他的儿子也是个果断的人,最起码能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就不会是一个昏聩没抱负的帝王。
话说回前线,
这次燕云战场,真是群星荟萃,能看的出来大宋算是把老底都掏了出来,
老一辈的有,狄青,曹玮,王韶,英国公,襄阳侯,宁远侯等大大小小的名将武勋,
小一辈的也是人才辈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