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先让孩子通过ar技术‘亲历’虎门销烟,再引入史料分析,知识吸收率提高了40。”
随着讨论深入,话题逐渐转向教材的社会价值。华东师大的社会学教授王薇调出一组对比数据:“在留守儿童占比超70的云南某县,使用新教材后,孩子们的思辨能力测试平均分从42分跃升至78分。更重要的是,教材中古代先贤的故事,正在重塑他们的价值观。”
沈知意若有所思:“这让我想起在湘西调研时,一个男孩对我说,他读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故事后,主动组织同学清理村里的河道。知识的力量,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这些孩子的人生轨迹。”
会议接近尾声时,沈知意宣布了一个重磅计划:“星宁将启动‘万校联星’项目,免费向全国3000所贫困地区学校投放这套教材。同时,我们开发了配套的‘时空课堂’app,孩子们可以通过vr技术与古代学者‘对话’。”她展示着app界面,学生们佩戴着简易vr设备,与虚拟的李白对诗,和祖冲之探讨圆周率。
“沈总,这个项目意义非凡。”陈鸿儒郑重说道,“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基因的传承。”
散会后,沈知意独自来到工作室的样书陈列室。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个学科的教材样本:语文课本里,敦煌壁画与现代插画交相辉映;数学教材中,《九章算术》的算筹算法与量子计算机原理隔空对话;艺术课本则将青铜器纹样与当代装置艺术巧妙融合。她轻轻抚摸着一本教材的封面,上面印着一行烫金小字:“跨越千年的智慧,照亮每个孩子的未来。”
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山区学校,孩子们正围着崭新的教材欢呼。夕阳的余晖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课本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字样上,古老的箴言与现代的智慧,在此刻交织成最动人的教育诗篇。而沈知意知道,这场关于教育的革新,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