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清晨,京城的阳光透过沈知意别墅的智能调光玻璃,温柔地洒在书房的全息投影桌上。桌面上,《数字囚徒》的小说文本在光影中缓缓流转,字里行间关于数字永生与人性挣扎的深刻探讨,让沈知意频频点头。她轻点桌面,召唤出星宁集团的法务团队:“立刻启动版权加急申请程序,这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游戏改编权、衍生周边开发权,必须全部牢牢握在我们手中。”
法务总监的全息影像在空气中浮现,推了推虚拟眼镜:“沈总,我们已联系国家版权局开通绿色通道,同时部署区块链存证系统,确保作品从诞生起就具备不可篡改的版权证明。”沈知意满意地颔首,手指在空中划过,调出财务系统:“给《数字囚徒》的作者张然,以及参与共创的五位作家,每人转账385万版权费,再追加120万奖金。”
几小时后,远在杭州的张然正蜷缩在出租屋的电脑前修改新稿,手机突然震动起来。银行到账短信的提示音响起,一连串数字让他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他揉了揉眼睛,反复确认金额,随后颤抖着拨通了沈知意的电话:“沈总,这这是不是弄错了?”沈知意的笑声从听筒传来:“张老师,您的作品值得这个价。接下来,星宁会用最顶尖的技术,把您的文字搬上荧幕。”
与此同时,星宁集团的版权中心内,上百台服务器高速运转,将《数字囚徒》的每个章节进行多维度解析。ai系统自动生成人物关系图谱、时间线轴,甚至预测出潜在的剧情爆点。“沈总,我们已完成版权矩阵布局。”版权经理的汇报通过全息通讯传来,“除了传统影视改编,我们还计划推出交互式小说游戏,让读者成为故事的主角。”
沈知意将整理好的小说文件连同详细的改编思路,通过量子加密邮件发送给陈凯歌。半小时后,陈凯歌的视频通话请求便弹了出来。画面中,陈凯歌戴着老花镜,手中紧握着打印成册的小说,眼中满是兴奋:“知意,这个故事太绝了!数字永生者的孤独与觉醒,简直是为虚拟现实拍摄量身定制的题材!”
“陈导,我想让观众不仅是旁观者,更成为参与者。”沈知意调出虚拟分镜脚本,“我们可以利用星宁的脑机接口技术,让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通过意念选择剧情走向。当主角面临生死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