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的案例,他们的分析连我都感到惊喜。”他顿了顿,神色变得严肃:“知意,你知道吗?很多学生因为你的书改变了人生轨迹。那个总坐在后排的农村孩子,用你教的‘蓝海市场’理论,在县城创立了电商平台,现在已经拿到天使投资了。”
沈知意放下筷子,望向窗外的操场。年轻的学子们在阳光下奔跑,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她想起自己创业初期在清北图书馆苦读的日子,那时的她从未想过,自己写的书会影响这么多人。“商业知识不应该是少数人的特权,”她轻声说,“能看到这些知识真正改变学生的命运,才是我最大的成就。”
饭后,陈默带着沈知意参观他的“商业实验室”。这是一间充满未来感的教室,全息投影在空中展示着虚拟商业沙盘,学生们戴着智能眼镜,正在模拟跨国并购谈判。“这是我结合你的理论开发的实战课程,”陈默介绍道,“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真实的商业世界。”
在实验室的角落,沈知意发现了一面“梦想墙”,上面贴满了学生们的创业计划:从环保新材料研发到乡村教育振兴,每一个方案都充满着创新与激情。她驻足良久,眼眶微微湿润。
夕阳西下时,沈知意和陈默漫步在未名湖畔。湖面倒映着金色的晚霞,恍若二十年前那个充满理想的黄昏。“知意,你改变的不仅是商业格局,”陈默望着湖面轻声说,“更是无数年轻人的未来。”沈知意微笑不语,她知道,这场关于知识与梦想的接力赛,才刚刚开始。
临别时,陈默塞给沈知意一个u盘:“这是学生们根据你的理论做的商业研究报告,说不定能给你新的灵感。”沈知意接过u盘,发动兰博基尼。后视镜里,清北的校门渐渐远去,但那些年轻的面孔、热烈的讨论声,却永远留在了她的心里。
回到公司,沈知意打开u盘。第一个文件名为《胡同里的商业奇迹——基于星宁模式的社区经济研究》,看着学生们详实的调研和创新的建议,她的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容。或许,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创意,就诞生在清北的食堂里,萌芽于某本被翻旧的书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