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3日清晨,港城的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扑进星宁金融公司90层办公室。沈知意握着电话,指尖轻叩桌面,听筒里传来杭城星宁集团总部的背景音——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与打印机运转的嗡鸣,昭示着集团的繁忙节奏。
“李娜丽,杭城周边地级市的制造业升级迫在眉睫。”沈知意开门见山,“温市、嘉市这些地方,传统纺织、五金企业扎堆,但缺乏转型资金。”
电话那头的李娜丽推了推金丝眼镜,目光扫过电脑屏幕上的行业报告。作为80后女副总裁,她2689亿的个人财富背后,是主导过十余个百亿级并购项目的铁血手腕。“沈总,我调研过,这些企业不是没有技术,而是卡在设备更新和市场渠道上。”她顿了顿,“您是想让我们成立专项贷款机构?”
“不仅如此。”沈知意调出长三角地图,红色标注的地级市在屏幕上连成一片,“和当地银行成立合资贷款公司,星宁占股60,提供技术和风控体系,银行负责网点覆盖和客户资源。记住,利息要压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七成。”
李娜丽瞳孔微缩。这意味着短期内几乎放弃利润,但一旦制造业完成升级,带来的产业链整合效益将不可估量。“我明白,这是用金融杠杆撬动产业生态。”她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需要总部协调多少资金?”
“首期注资50亿,不够随时追加。”沈知意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魄力,“三天后我飞杭城,你召集当地银行和企业代表,开个闭门会议。”
挂断电话,李娜丽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她调出星宁金融最精锐的行业分析师团队,要求24小时内出具各地产业升级可行性报告;同时联系法务部,起草与银行的合作框架协议。办公室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打印机吐出的文件堆叠声愈发密集。
三天后,杭城星宁集团总部的会议室座无虚席。二十余家银行高管与五十多位企业主围坐长桌,看着大屏幕上触目惊心的数据:温市某纺织厂因设备老旧,订单流失率高达40;嘉市五金企业因缺乏电商渠道,利润压缩至5。
“我们不是慈善机构。”李娜丽身着黑色职业套装,站在投影仪前,气场全开,“但星宁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合资贷款公司的钱,只给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