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染红了半边天空,几个早起的员工正在做瑜伽。“沈总早!”他们热情地打招呼,“一起晨练?”沈知意笑着加入,在晨曦中舒展身体,感受着久违的轻松。
这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员工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厨艺大赛”。厨房被分成几个区域,大家纷纷亮出绝活。沈知意系上围裙,做了一道杭帮菜“西湖醋鱼”。“没想到沈总厨艺这么好!”财务部的王姐尝了一口,惊叹道。沈知意笑着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姐妹几个轮流做饭,练出来的。”
饭后,大家围坐在阳台上,分享各自的故事。陈启铭说起自己失业时的迷茫,林悦讲述留学时的艰辛,沈知意也回忆起创业初期睡在办公室的日子。月光洒在维港上,波光粼粼,如同他们眼中闪烁的希望。
周末,宿舍的共享厨房里热闹非凡。员工们自发组织烘焙课程,邀请专业师傅来教学。沈知意戴着厨师帽,认真地揉着面团,面粉沾在鼻尖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成品出炉后,他们把蛋糕和饼干包装好,送到附近的孤儿院。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知意与员工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她发现,住在这里不仅能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更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有员工提出希望增加培训机会,她立即安排内部导师计划;有人建议丰富娱乐活动,于是宿舍里陆续开设了书法、摄影等兴趣小组。
一天深夜,沈知意加班回到宿舍,发现门口放着一个保温桶,里面是热腾腾的粥和小菜,还有一张字条:“沈总,熬夜伤身体,记得吃饭。”她捧着保温桶,心里泛起阵阵暖意。这让她想起小时候,每当她学习到很晚,母亲都会端来一碗热汤。
在员工宿舍的这段日子,沈知意看到了比商业数字更珍贵的东西。这里没有上下级的隔阂,只有共同奋斗的伙伴;没有冰冷的利益交换,只有真诚的关心与支持。她明白,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在于业绩的增长,更在于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当三个月的宿舍生活接近尾声时,员工们为沈知意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送别会。他们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这段时光,制作成纪念册送给她。“沈总,谢谢您这段时间的陪伴。”陈启铭红着眼圈说,“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
沈知意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