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清晨,维多利亚港的薄雾还未散尽,沈知意站在港城大厦a座90层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繁忙的海港。玻璃幕墙外,林立的写字楼与穿梭的渡轮勾勒出这座国际都市的蓬勃生机。作为星宁集团海外战略的关键布局,星宁金融公司今日正式入驻这栋地标性建筑,整整两层的办公空间,承载着她对跨境资本运作的全新野心。
电梯门开,身着藏青西装的沈知意踩着细高跟走向前台,身后跟着拎着文件箱的助理。90层大堂墙面由整块墨色大理石铺就,水晶吊灯下,“星宁金融”的鎏金logo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她推开80层办公室的门,落地窗外海景尽收眼底,新购置的德国进口办公家具泛着冷硬光泽,与墙上悬挂的《清明上河图》复刻卷轴形成奇妙碰撞——这是她特意要求的布置,“传统与现代,内地与国际,总要找到平衡。”
“沈总,招聘广告已经在各大平台置顶。”hr总监林婉仪递上平板电脑,屏幕上滚动着醒目的招聘信息:副总月薪15万港币起,含高额分红;普通岗位底薪3 - 5万港币,配备四星级标准食宿,单人间带独立书房,双人间则设有共享阳台。最引人注目的是员工专属区域规划:地下三层不仅有恒温泳池、健身房,更打造了私人电影院和冥想室。
“把‘包吃包住’几个字加粗。”沈知意指着屏幕,“港城寸土寸金,这才是最大的竞争力。”她记得初到港城考察时,亲眼见到年轻白领挤在不足十平米的劏房里,连转身都困难。星宁金融要吸引顶尖人才,就必须打破这种困境。
招聘首日,大厦楼下排起蜿蜒长队。西装革履的求职者们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目光中既有期待又有忐忑。32岁的陈启铭站在队伍里反复检查领带,他曾在国际投行工作八年,却因金融危机被裁员。当看到星宁金融“副总可参与项目分红”的条款时,他几乎立刻投出了简历。
面试室内,沈知意亲自把关副总人选。“如果要在离岸金融市场发行债券,你会选择开曼群岛还是维尔京群岛?”她盯着对面的候选人,对方额角沁出细汗:“这这要看具体的税务规划”话未说完,沈知意便合上了文件夹。直到第五位面试者——曾主导过百亿级跨境并购案的林宇轩,条理清晰地分析了两地法律差异与实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