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2日,湘西的晨雾还未散去,宿华背着沈知意送的笔记本电脑,踩着泥泞的山路回到村寨。冻红的手指紧握着包带,他低头看着脚下蜿蜒的石板路——这条走了二十年的老路,此刻却仿佛通向一个全新的世界。
村口的老榕树下,七八个孩童嬉闹着围上来。“华哥!你真的在城里当科学家啦?”扎羊角辫的小妹踮着脚,好奇地盯着他背上的黑色背包。宿华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从包里掏出几块巧克力:“哥这次回来,要带你们看更有意思的东西。”
推开自家木屋的门,霉味混着柴火气息扑面而来。父亲佝偻着背正在修补竹筐,母亲从灶台前转过身,眼角的皱纹里盛满惊喜:“小华,不是说要在城里过年吗?”宿华放下行李,从包里取出一沓钞票:“爸妈,这是我攒的钱,咱们把房子翻新一下,再盖间新房。”
父亲粗糙的手掌颤抖着接过钱,浑浊的眼睛泛起泪光:“你在城里吃了多少苦……”“爸,我在星宁过得很好。”宿华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蓝光映亮昏暗的屋子,“沈总不仅教我技术,还给我推荐了这些书。”他从包里抽出几本精装书,《数字化生存》《精益创业》《从0到1》的封皮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母亲凑近端详,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拂过书页:“这些洋文写的,你能看懂?”“能!”宿华兴奋地翻开《数字化生存》,“书里说,未来的世界会被比特代替原子,我们拍的照片、说的话,都能变成数字在网上跑。”他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机打开短视频app,“就像这个,我参与开发的,能把咱们寨子的生活拍成小电影!”
当晚,宿华的木屋挤满了村民。他支起从城里带回的投影仪,白墙瞬间变成大屏幕。当镜头里出现杭州的高楼大厦、星宁集团的灯火辉煌,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叹。“这是沈总的公司,”宿华指着画面解释,“只要有想法,再穷的人也能在互联网上创造价值。”
第二天,宿华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他背着电脑,在火塘边给阿公阿婆演示如何用短视频记录苗族刺绣,帮年轻小伙拍摄腊肉制作过程。寨老拉着他的手感慨:“小华,你做的这事,比修十座风雨桥还管用!”
半个月后,沈知意收到宿华发来的视频。画面里,崭新的二层小楼拔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