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咱们的智能调度系统后,配送效率提升了40。”她翻出手机里的照片,“这是他发的,宿迁老家的新物流基地,工人们正在培训操作咱们提供的自动化设备。”
沈宁突然放下筷子,眼神发亮:“姐,我有个想法。”她打开平板电脑,展示着新绘制的蓝图,“现在年轻人创业缺的不仅是资金和技术,还有系统化的指导。我们可以打造‘星宁创业学院’,把你的商业理念、马老师的互联网思维,还有国学智慧结合起来,做成线上线下一体的课程。”
沈知意凝视着妹妹眼中跳动的火焰,想起《商道经纬》爆火时收到的无数读者来信。那些字迹或工整或潦草,却都传递着同一种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改变命运的向往。“好,就这么办。”她的声音坚定,“让每个有梦想的年轻人,都能在星宁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夜色渐深,别墅的地下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区块链实验室的成员们围着原型机热烈讨论,二楼的会议室,苏睛正在和马云视频会议,商讨跨境电商合作;而沈舒从杭城发来消息,她设计的“元宇宙书院”项目通过了文化部的审批,即将在故宫试点。沈知意站在露台上,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手机突然震动,是马华腾发来的截图——腾讯员工正在学习星宁创业学院的内测课程。
“姐,你看!”沈宁抱着吉他走过来,轻轻拨响琴弦,“我写了首歌,叫《代码与星光》。”她低声吟唱,歌词里写着“在0和1的世界里,种下春天的希望”。远处,中关村的写字楼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和他们一样的创业者,在深夜里追逐梦想。
此刻的杭城,星宁集团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实时跳动着股票数据与分公司业绩。15岁的沈舒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年轻员工——有人抱着设计稿匆匆而过,有人拿着咖啡讨论项目,还有几个实习生坐在花坛边调试代码。她打开手机,家族群里弹出新消息:父母经营的实业公司与星宁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开发智能农业项目。
1995年的这个夏夜,星宁集团的故事仍在继续。从300平别墅里的头脑风暴,到杭城总部的商业版图;从帮助年轻人实现创业梦,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沈知意和她的伙伴们,正用代码、商业与情怀,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