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计划:“沈宁的创业app接入跨境支付模块,沈舒的数字博物馆与电商结合,还有陈昊——”她看向正认真记录的程序员,“量子计算实验室该启动了。”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别墅内却暖意融融。李晓芸打开收音机,正好播放着《东方之珠》的旋律。苏睛突然提议:“要不我们写个新年愿望?”众人纷纷点头,在便签纸上写下期许。沈知意看着大家认真的模样,悄悄写下:“让每个年轻人的梦想,都能在星宁的土壤里开花结果。”
深夜,沈知意站在露台上,望着中关村方向闪烁的灯火。手机震动,是马华腾发来消息:“oicq注册用户突破2亿,感谢星宁在技术架构上的支持!”她回复了一个银杏叶的符号——这是星宁精神的象征。转身时,发现沈宁抱着毛毯站在身后:“姐,你在想什么?”
“在想未来。”沈知意轻声说,“90年代的科技或许不够发达,但我相信,只要敢想敢做,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她指着天空,“总有一天,我们会见证比诺基亚更伟大的发明,会看到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真正融合。”
雪落在两人肩头,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1996年的岁末,这个300平的别墅里,承载着一群年轻人滚烫的梦想。他们用代码编织未来,用商业改变世界,而属于中国互联网商业的传奇,正随着这场冬雪,悄然孕育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