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限量版的祈福文创,比如刻有灵隐古寺图案的书签、香包,结合商业推广,肯定受欢迎!”沈宁快速敲击键盘,开始计算成本与收益:“如果通过分店网络销售,预估能额外筹集五十万修缮款。”
沈舒已经趴在桌上画起设计图,笔下的小和尚捧着莲花,憨态可掬。“阿姐,这个当文创logo怎么样?”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再把藏经阁的故事写成绘本,让小朋友也能了解古寺!”
接下来的日子,星宁工作室全员投入到“古刹新生”计划中。陈昊带着团队走访杭州各大高校,邀请历史系学生撰写藏经阁典故;林悦与美院师生合作,设计出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格的文创产品。沈知意则亲自与灵隐寺僧人沟通,确保每一个设计都符合佛门规制。
一个月后,首批灵隐寺文创产品在星宁工作室各分店上架。古朴的木质书签、绣着飞天图案的丝巾,还有沈舒设计的绘本《小沙弥的智慧》,一经推出便销售一空。更令人惊喜的是,不少购买者被古寺故事打动,自发加入到捐赠行列。
当第一笔文创收益送到灵隐寺时,住持握着沈知意的手感慨:“施主不仅送来修缮资金,更送来传承文化的火种。这份功德,无量啊!”
1989年的这个夏天,沈知意和她的团队在商业与公益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二十万的捐赠,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善意的涟漪。而在古刹钟声的见证下,这份年少时播撒的慈悲,正悄然生长为影响更多人的力量,也让她们更加坚定:未来的路,要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持续为社会传递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