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白山县的时候,王学洲想见到一位举人都困难,但是府学的教谕,全都是人举人身份。
不过大都是些上年纪的,这些人进士无望,做官这年纪候选也难被选上,只能选择来府学教书,看上去还体面一些。
也有个别稍微年轻些的举人,都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继续科举,而过来教书的。
王学洲坐在学堂内求知若渴的看着上面的先生滔滔不绝。
有一说一,这里的先生对四书五经的见解已经到了十分透彻深入的地步。
他们能从《论语》里的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来探讨人性之善和道德行为的必要性,而引申到《孟子》里的‘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
而每个先生对四书五经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观点也不一,每次王学洲都能在他们的身上学到新的理解。
除了这些四书五经的课程之外,府学中还有教君子六艺的课程,今年更是新增了律法。
这些原本都是选修课,律法更是比‘数’还要门可雀罗的课程。
可随着今年的院试过后,这两门课程几乎成了必修课,府学里没人不报的。
一时间‘礼、乐、射、御、书’反倒冷清了一些。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真的学起来,哪个不费时间和精力?
王学洲是实用派,陶冶情操的东西他没功夫学,但是射和御这两样实用的,他可不想错过。
白彦和徐山,律、数、乐和书都报了,沈甲秀反而只报了数和律。
四个人确定好自己要学的东西之后,发现大部分都是重叠的,只有个别不同,也方便了他们一起念书。
府学的生活对王学洲来说,还不错。
大家毕竟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私下里如何不说,表面上的礼貌都做得到。
不过天,他就完全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这天他刚和沈甲秀准备回寝舍,就被李伯喊走了,裴道真要见他。
王学洲这才恍然想起自己已经拜师,忘记来拜见了!
两人走到府学的最深处,距离草庐不远的一座极小的院子里,裴道真正在里面等他。
王学洲惭愧的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