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端着煎好的药匆匆赶来。苏丹接过药碗,轻轻吹了吹,扶起李大爷,将药一点点喂入他口中。
村民们屏息凝神,目光紧紧盯着李大爷。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只有微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
突然,李大爷的喉咙动了动,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脸色逐渐红润,呼吸也变得平稳。他试着动了动手脚,惊喜地说道:“哎,不疼了!真的不疼了!”
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惊叹:“神了!真是神了!”
“苏妹子这医术,简直比镇上的大夫还厉害!”
苏丹微微一笑,将药碗递给李大爷的儿子,叮嘱道:“这药每天煎一次,连服三天,李大爷的病就能好个七八成。不过以后可不能再受寒了,河边打鱼的活儿,还是交给年轻人吧。”
李大爷连连点头,感激地说道:“苏妹子,真是多谢你了!我这老毛病折腾了好几年,没想到今天被你治好了!”
苏丹带着孩子们回到家,刚进门,怀瑾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妈妈,你刚才用的药方是不是祖传的?”
苏丹笑着点点头:“是啊,这是你曾祖父留下的方子,叫‘桂枝附子汤’,专门治寒湿痹症的。”
念苏眨着大眼睛,好奇地问道:“妈妈,我们能学吗?我也想治病救人!”
云疏抱着小木偶,奶声奶气地说道:“我也要学!我要帮妈妈!”
苏丹心中一暖,摸了摸三个孩子的头:“好,妈妈教你们。不过学医要用心,不能半途而废。”
她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本破旧的药典,封面上写着“苏氏药典”四个字。她轻轻翻开书页,指着其中一页说道:“这就是‘桂枝附子汤’的方子,你们看,桂枝、附子、生姜、大枣、甘草,这几味药搭配在一起,就能温阳散寒,通经止痛。”
怀瑾认真地记着笔记,念苏则指着书上的插图问道:“妈妈,这是什么?”
苏丹笑着解释:“这是桂枝,是一种温性的药材,能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云疏则抱着药典,像模像样地说道:“我也要当大夫,以后帮妈妈。
傍晚时分,村长带着几位村民来到苏丹家,手里提着鸡蛋、腊肉和一些新鲜的蔬菜。
村长诚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