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这是疯了吗?
孙柴刀继续说道:
“我不管你们通过什么方式去搞蘑菇,每天都25斤,必不可少!谁要是少交蘑菇了,将来分那100两银子的时候,我就给你们少分!”
听到孙柴刀的话,大房孙荣和刘娟两口子,三房孙富和王玲两口子,全都黑着脸。
孙荣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皱着眉头说道:
“爹,现在根本不是蘑菇的季节,我们去哪里搞这么多蘑菇前两天我去深山,胳膊都给我划伤了,也没见到几个蘑菇……”
孙富也跟着说道:
“爹,如今农忙,家家户户都在收庄稼,就咱家在搞蘑菇,我看呢,搞蘑菇还钱这事不靠谱,还不如抓紧时间去收庄稼呢!”
孙柴刀听着儿子们的抱怨,眉头紧锁,他用力捶了捶大腿,忿忿地说道:
“我们已经坚持十几天搞蘑菇了,就这么放弃了,老子不甘心!”
老伴周翠娥坐在孙柴刀身旁,心里有些纠结。
她的眼神不时地在孙柴刀的脸上徘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答案。
这些天来,周翠娥的心情像是经历了过山车,起起伏伏,难以平静。
最开始的时候,她认为,只要每天给货郎50斤蘑菇,30天之后就能获得100两银子。
那段时间,她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连续30天,每天供应50斤蘑菇何其艰难。
全家人起早贪黑,穿梭在山林间,寻找那些鲜嫩的蘑菇。
尽管他们努力地采摘,但天气、季节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每天的收获并不稳定。
眼看农忙时节,村里人都在热火朝天地收割庄稼,一袋又一袋的粮食储存起来,周翠娥心里有些动摇。
她看着邻居们忙碌的身影,听着他们丰收的欢笑声,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阵的羡慕和焦虑。
如果,如果自己家未能连续30天,每天供应50斤蘑菇,那这些天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先把地里的庄稼收了,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不确定的蘑菇生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