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上次那一箱50发子弹,让新四军摧毁了日军差不多10辆铁甲车,让如皋附近的日军已经不敢随便出动铁甲车了。
张柳没有办法把整箱子弹带走,于是他拿出小刀将子弹箱破开,取出五发,连同情报带在身上出发了。
5月16日夜,月光洒满江面。
新四军一部悄然潜入长江如皋南通段,这一次他们带了两挺反坦克步枪。
“团长,全员进入预定位置,请指示。”
团长看向旁边的张柳:
“张柳,这一仗你来指挥!”
“是!团长!”
张柳本来只是一营侦查连连长,但是这一次的伏击有些特殊,再加上日本人的运油船行程只有张柳背的滚瓜烂熟。
团长考虑到保密,便决定让张柳提前布局,他来配合。
伏击点的江面相对窄,深水区也靠近伏击点一处的岸边,如果是3000吨的运油船必然会走这一条水道。
再结合两支反坦克步枪的射程,可以轻易击穿运油船的罐体。
就在此时,远处江面出现几艘船的亮光,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逆流而上。
“第一艘船上面蒙着布,看不出运送的什么,但肯定不是运油船。
后面还有两艘,都差不多。”
观察员手里拿着望远镜,借着月光观察。
“对上了,对上了,这三艘是运煤船。”
张柳心里计算着情报上的内容,随即命令道:
“所有人检查枪支,保险都给我拉上,没有命令不允许开枪。”
张柳第一次下命令,旁边的人都看向团长,毕竟他们习惯了听团长的命令。
“今天,张柳就是团长!”
“是!”
随即命令传遍整个伏击队伍。
信号兵跑到后方,通过手电筒的光,把信号传递给2公里外日军火力点附近的佯攻队伍。
这一次佯攻队伍比他们伏击运油船的人数更多,战前所有人都以为是一场攻坚战。
到了战场进入位置后,政委才把佯攻的任务安排下去。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三艘运煤船从伏击队伍眼皮子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