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地点后,谢应信通过电台把消息传回重庆。
戴笠收到消息后,立刻安排人连夜把蓝田惠子被军统刺杀的消息见报。
戴笠这一下更加坚信“鲶鱼”并没有加入红党,而是心灰意冷,归隐了。
只是王有川的死,让他再次被激活。
损失了,又损失了一员大将!
前有“白烟”不听命令,彻底和自己断了联系,后有“鲶鱼”归隐。
到底是自己在某些问题上有所欠缺,还是国党让他们失望?
戴笠想到此处,不禁摇头。
可下一秒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杀死王有川的罪魁祸首是小松代洋二。
以“鲶鱼”的性格,不杀死小松代洋二绝对不会罢手。
戴笠此刻希望这个小松代洋二暂时不要死,只要他不死,“鲶鱼”就会一直处于激活状态。
到时候为了给小松代洋二施压,自然也会有一部分情报会送到重庆来。
就比如这一次。
只要蓝田惠子的死见报,委员长看到军统干净利落干掉日本的谍报天才,以及他的10多人电讯组,必然会对此前皖南事变中泄露消息的失误不再追究。
如果这样的事多来几次,那军统的地位绝对会更加稳固。
重庆的报纸还在开始排版,消息便通过报社的商业电台传到了上海各家报社。
第二天一早,上海的各大报纸头版头条全都是关于蓝田惠子的死,甚至军统刺杀的一些细节都被这些报社的笔杆子添油加醋地描写了一番。
这些报纸也被送到正在辣斐德路28号的小松代洋二手上。
小松代洋二翻开其中一份,看完之后冷哼一声:“确实是军统的手笔,做事这么糙,这么高调。”
直接开枪确实是军统的特点。
如果换做红党,这次的行动大概率会采取各个方向迅速突入,先用匕首短刀等武器近战,除非电讯组的人先动枪。
而事实上,电讯组的人因为自信不会被发现,早就没有了刚开始的警惕,根本不可能组织起有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