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族中老小,通过张家口出关,去投奔草原部落,或者直接去辽东投靠大金。”
听闻此言,王登库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范东家,会不会是你想得太多了?
大同城那边的消息我同样也收到了,据说朝廷派了一位王爷过来,大同城内的确是闹得翻天覆地,代王也被圈禁在了代王府。
不过,截至目前,朝廷大军并未再有其他大动作啊。
我还听说,内阁的袁阁老率领人马去了太原城。
说不定,此次朝廷兴师动众,针对的只是晋王和代王,和咱们并无关联呢。”
这时,一旁的王大宇赶忙接过话茬说道:“范东家、王东家,依我看呐,咱们还是得慎重考虑,有必要出关去避避风头。
就算不把全族老小都送出去,至少各家的直系子弟得全部安排出去。
咱们八家在这晋地经营多年,家大业大,树大招风啊。
万一那些朝廷官员起了贪念,一时眼红,随便给咱们安插个罪名,把咱们八家一锅端了,那咱们可就损失惨重,万劫不复了呀!”
随后,几人围绕是否出关避难一事展开了激烈争吵。
主张出关避风头的人,神色焦急,言辞恳切,不断强调局势的严峻性:“如今朝廷动作这么大,谁知道下一步会怎样?
咱们不能把身家性命都押在这儿,出去躲躲,等风头过了再回来也不迟啊!”
然而,也有几人态度坚决地坚持留下来。
他们眉头紧锁,满脸忧虑地看着主张离开的人,反驳道:“咱们在山西经营了多少年,产业遍地都是,哪能说走就走?
一旦出关,这些产业无人打理,朝廷随便派个人来接管,咱们就血本无归了。
而且,谁能保证出去就一定安全?
说不定在关外人生地不熟,还会遇到其他麻烦。”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整个房间里充斥着激烈的争论声,气氛紧张得仿佛一触即发。
最后,范永斗一锤定音,拍板拿定主意:八大晋商各家的直系亲属全部即刻前往张家口,在那里随时密切观望局势变化。
而各家在山西的产业,则交给旁系子弟负责打理。
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