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祖训》为由进谏阻拦,该如何应对?
其二,宗室中有不少子弟长期违法乱纪、游手好闲。
即便陛下开恩,准许他们通过科举入仕、投身军务、学习经商或是在家务农,他们若不愿意,又该如何是好?”
这时,朱由校赶忙说道:“袁爱卿,《皇明祖训》的问题,你们替朕想想办法。
至于宗室子弟违法乱纪,一旦查实,必须严惩不贷,全部送往凤阳高墙圈禁。
若让他们经商、为官、投身军务、种地,他们若不愿意,那朝廷便不再管他们,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要是敢违反法令,直接送往凤阳高墙,让他们在那儿养老,朝廷还真不差他们那口饭吃。”
江宁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回应道:“陛下,关于《皇明祖训》,臣以为可由内阁牵头,联合礼部、翰林院等部门,对祖训进行重新阐释。
如今大明局势与太祖皇帝立国之时已大不相同。
祖宗留下祖训本意是护佑大明江山,如今宗室耗费钱粮甚巨,已然成为朝廷负担。若不革新,恐危及社稷。
可向天下宣告,此番对宗室政策的调整,正是遵循祖训中顺应时势、稳固国本之意。
如此一来,既不违背祖训初衷,又能化解当下困境,御史言官也难以再拿祖训做文章。”
“至于那些不愿改变、依旧违法乱纪的宗室子弟,陛下圣断英明。
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可先将愿意改变、积极响应朝廷政策的宗室子弟区分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扶持与引导。
例如,对参加科举的宗室子弟,可入国子监读书,提供学习资源;对投身军务的,安排到京营军中历练;对经商务农的,在赋税上予以优惠。
如此一来,树立正面榜样,也能激励更多宗室子弟做出改变。
同时,对于那些冥顽不灵、屡教不改的,再严格按照陛下旨意,送往凤阳高墙圈禁,以儆效尤。”
朱由校听完,点头称赞道:“江爱卿言之有理。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宗室弊病,又能让宗室安分守己。
倘若其中真有治国安邦的人才,朕绝不吝惜高官厚禄予以赏赐。”
袁可立也在一旁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