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急忙上前把侯方域扶起来,说道:“拜本官为义父这事,以后就别再提了。
你年龄比本官还大几岁,这要是传出去,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今后在军营里好好干,争取干出一番成绩。”
侯方域听了,擦了擦眼泪,说道:“义父放心,孩儿今后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负义父的期望。”
江宁一听,只感觉血压“噌”地往上升。
立刻一脸严肃地说:“本官都说了,别再提拜义父这事,不然本官现在就把你送回国子监。”
侯方域一听,吓得赶忙改口:“大人放心,学生以后再不提了,您可千万别把学生送回去,国子监的日子,简直不是人能过的!”
随后,江宁又好言安慰了侯方域几句,便吩咐杨嗣昌将一众学子带下去妥善安排。
随后,他转头对李邦华苦笑着说道:“你瞧瞧这王绍徽,也实在是太狠了,把这些学子都折磨成啥样了。
你看侯方域,堂堂官家子弟,都宁愿拜我为义父,也不想再回那国子监了。”
李邦华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毕竟是魏公公举荐的人,这行事风格和魏公公有些相似,倒也在情理之中。”
两人对视一眼,不禁笑了起来。
笑声在空气中散开,似乎带着对这荒诞局面的无奈与调侃。
此时,在内阁办公房里,孙承宗缓缓放下手中的奏章,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一旁的袁可立过了半晌,开口问道:“孙阁老,您在思索何事呢?”
这时,薛国观也抬头望向孙承宗。
孙承宗叹了口气,说道:“老夫打算辞去兵部尚书这一差事。”
听到这话,袁可立不禁有些疑惑,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孙承宗回答道:“如今朝中,江大人为了提升武将地位,与文臣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
这段时间,李邦华协助江大人整顿京营军务,虽说成果显着,但推行起来举步维艰,局势不容乐观。
老夫身为内阁首辅,又兼领兵部尚书一职,江大人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开口求援。
但老夫也不能对此视而不见,所以老夫打算卸下兵部尚书之职,让李邦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