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由吏部、兵部还有五军都督府共同下发公文,将他们调入军营担任军官。”
杨鹤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应道:“如今吏部确实有不少在册的武举人、武进士尚未担任官职。
下官回头就安排人整理出来。”
江宁笑着补充道:“杨大人,不光是武举人、武进士,文举人、文进士我也都要。”
听到这儿,杨鹤眼睛瞪得老大,满脸不敢置信,开口说道:“江大人,这些文人学子怕是不会答应吧?
毕竟如今大明文贵武贱,这观念深入人心啊。”
江宁随即眼珠子一转,露出一抹坏笑,紧紧盯着杨鹤。
一旁的李邦华暗叫不好,心道:杨大人要倒霉了。
他因近期和江宁一同负责整顿军营军务,对江宁这笑容再熟悉不过。
每次江宁这般一笑,准是要有人遭殃了。
江宁笑着说道:“杨大人,所以需要您带头做个表率。
令公子杨嗣昌如今担任户部郎中,不妨先将他调入军营。
有您这位吏部尚书带头,其他人本官自有办法搞定,如何?”
听到江宁竟把主意打到自己儿子身上,杨鹤倒吸一口凉气。
对于儿子的才能,杨鹤心中有数,别的不说,将来做到六部尚书不在话下,甚至还有入阁的希望。
可要是跟着江宁去军营,那就等于走上武将一途,文官清流的晋升之路可就彻底没戏了。
随后,江宁笑着说道:“杨大人呀,老话说的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套不着流氓。
您只管放心,令郎跟着本官混,差不到哪里去的。”
随即杨鹤咬了咬牙,说道:“好,既然如此,那下官这就签下公文,犬子就交给江大人了。”
江宁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杨鹤安排人将登记在册的举人进士名单整理出来交给江宁,江宁让李邦华逐一查看,从中择优录取。
不多时,李邦华挑选了一些,但看完剩下的直摇头。
江宁疑惑地问道:“怎么了?
李大人,这么多名单,还挑不出一些可用之人?”
李邦华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