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延续了几十年国运而已。
如今北方天灾连连,放在洪武永乐年间,这些或许不算大事。
可如今,皇族繁衍不息,供养所需耗费巨额银两;官绅相互勾结,大肆兼并土地,随便一件事,都足以动摇大明根基。”
这时,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江宁所言不假,大明如今面临的种种问题,全都清清楚楚地摆在众人面前。
渐渐地,众人脸上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沉重之色。
江宁见状,反倒笑了笑,说道:“大家这都是什么表情?
日子再艰难,也总得继续过下去。
本官就不信了,凭借我们这一腔忠勇报国的赤诚之心,还没办法为大明延续国运,再撑个几百载!”
听到江宁这话,其他几人顿时大惊失色,心中暗自惊叹:江大人好大气魄,竟妄图凭借一己之力,让大明国运再延续几百年!
江宁心里明白,在这种情况下,非得说些鼓励打气的话不可。
不然,身旁这几位得力助手,恐怕就要彻底灰心丧气,丧失继续拼搏的信心了 。
江宁猛地站起身来,说道:“接下来,本官安排几件事,你们都仔细听好了。”
随后他看向徐光启,开口道:“徐老大人,劳烦您工部下一道调令,把辽东所有打造火器的工匠全部调回京师,一个都不许留,全部安排进兵杖局。”
徐光启满脸震惊,问道:“江大人,这是为何?
难道辽东当真保不住了吗?”
江宁摇了摇头,说道:“辽东能不能保得住,本官现在也不清楚。
但把所有火器工匠调回京师,实属未雨绸缪之举。”
江宁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历史上建奴就是在攻占辽阳、沈阳之后,得到了大量火器工匠,这才具备了研制火器的能力,自那以后,大明在火器方面便不再占据优势。
他在心底暗暗发誓,绝不容许这种事情在当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