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虽然对明朝历史了解得不算多,但徐光启的大名,他可是早有耳闻,如雷贯耳。
此时,身旁的几人也在上下打量着江宁。瞧着眼前这位不过弱冠之年的少年,如今竟已是锦衣卫的一把手。
这两日,江宁的事迹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他们早就对这位年纪轻轻就担任锦衣卫指挥同知的人物充满了好奇与疑惑,一直盼着能有机会亲眼见识见识。
此刻,江宁向着身旁众人逐一拱手行礼示意,而后退到一旁站定。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由校率先打破沉默,开口说道:“如今内阁大臣集体向朕递交辞呈,朕思量过后,决定批准他们的折子。
眼下正要重新选拔官员,朝中六部尚书的人选也该更替一番了。”
这话一出口,场中的几人顿时各怀心思,神色各异。
有的人暗自期待能在这次人事变动中崭露头角,获得晋升机会;有的人则面露担忧,思索着这变动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还有的人不动声色,默默揣测着皇帝的真实意图 。
“今日叫大家来,就是商议一下人选。就先从内阁首辅开始吧,诸位爱卿认为何人可担此重任?”
这时,一旁的杨涟率先站了出来,禀奏道:“臣举荐礼部尚书叶向高。
叶老大人老成持重,为官多年,经验丰富,足以担任内阁首辅之职。
紧接着,又有其他几名官员纷纷发言,各自推荐了顾秉谦、施鳯来、朱国祯等人选 。
然而,在这一片讨论声中,徐光启、孙承宗和袁可立三人却始终一言不发,静静地站在一旁,神色平静,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听着一众官员推荐的人选,天启帝眉头紧皱。
他不经意间看了看站在一旁好似无所事事的江宁,顿时心中有了主意,开口问道:“江爱卿,不知你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此时,江宁还在走神,冷不丁被皇帝点到名字,赶忙行礼。
随后,他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说道:“启禀陛下,如今国朝正值多事之秋,臣以为内阁首辅必须是文武全才,方能担此重任。
所以,臣举荐孙承宗孙大人。” 这话一出,就连一旁的孙承宗都不禁一愣。
他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