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俞咨皋堪称水战行家。
彼时,他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多次率部与荷兰人激战,成功收复澎湖,为沿海地区抵御外敌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无常。
在后来与海盗头子郑芝龙的较量中,俞咨皋阴沟翻船,身败名裂。
如今,江宁将俞咨皋调到登莱去训练水师,心想如此一来,应该能避免历史上那场致使俞咨皋身败名裂的悲剧发生。
可紧接着,天津水师的人选问题又让江宁犯了难。
当下天津总兵是猛将何可刚,然而何可刚在水战方面并不擅长,这可把江宁愁坏了。
无奈之下,江宁向李邦华请教天津水师将领的合适人选。
李邦华沉思片刻,推荐道:“如今有位闲赋在家的将领,沈有容,甚是合适。”
江宁听闻,赶忙查看沈有容的档案,一看之下,不禁大为惊讶,原来这位老将如今都六十多岁了。
见江宁面露迟疑,李邦华笑着解释:“江大人,古人云‘廉颇老矣,尚食斗米、肉十斤’。
这沈老将军在海战上,那可是一等一的高手。
虽年事已高,但经验丰富,完全可以让他去给何可刚传授水师作战的诀窍与战术,保准能让天津水师快速成长起来。”
江宁猛地一拍脑袋,暗怪自己太糊涂,一门心思只想着寻觅现成的水师名将,却忽略了用经验丰富的老将带新人这种稳妥办法。
当下,他立刻让李邦华拟好公文,任命俞咨皋为登莱水师提督,沈有容为天津水师提督。
俞咨皋此刻正在福建任职,江宁下令他赴任时,务必抽调一批战船和造船工匠一同前往。
解决了水师将领的问题,可新的难题又摆在眼前——造船工匠实在难寻。
江宁稍作思索,再次提笔签下公文,打算从南方抽调经验丰富的水师工匠赶赴登莱和天津。
同时,安排朝廷出面,在两地选址建造船坞,准备大规模兴建战船。
如此一来,从将领到工匠,从战船配备到基础设施建设,江宁全方位布局,一心要将天津和登莱的水师打造得兵强马壮,为大明海防增添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