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后,江宁吩咐将猛如虎和虎大威叫来,三人换上便装,准备上街查看情况。
刚出门不久,江宁一行来到一处茶楼。
只见茶楼里坐满了参加恩科的举子,有趣的是,文人在二楼,武人在一楼。
二楼时不时传来文人的鄙夷声:“一群粗鄙的武夫!”一楼的武举子们本就脾气火爆,立马回怼:“你们不就是会写点文章、吟几句诗吗?
有种的下来,老子一巴掌把你打趴下!”场面剑拔弩张。
江宁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在这一路走来的途中,类似的场景已经遇见不少。
时不时就有锦衣卫校尉拿着告示前来,一边张贴,一边大声宣读。
总体来说,经过告示的威慑,没几个人敢真的动手了,大家大多只是嘴上骂几句过过嘴瘾。
不过武人在骂人这方面,确实不如文人厉害,多数时候都是武人被骂得只能干瞪眼,吃了嘴上的亏。
随后,江宁迈步走进茶楼,瞥见旁边有一张空桌子,便走过去坐了下来。
小二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上前来,殷勤问道:“这位客官,您想喝点什么呢?”
江宁微微一笑,说道:“随便来点就行。”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几锭碎银子递了过去。
这时,江宁留意到身旁桌子上坐着两个人,从穿着打扮和气质来看,像是文人,没有武人身上那种粗鲁的气息。
这时江宁对两人的身份颇感好奇,便转过头,面带微笑地开口问道:“我看两位兄长应当是文人举子,可为何却坐在一楼呢?”
只见其中一名身材高大的青年转过头来,笑着说道:“这位小兄弟,你说得没错,我们二人确实是文人举子,但我们更喜欢和武人坐在一起。”
江宁一脸疑惑,追问道:“这是为何?”
另一名青年男子满脸傲然,开口解释道:“如今文人之中,空谈误国者不在少数,而武人大多能保家卫国,不惜战死沙场。
我等虽身为文人,却不屑于只在纸上高谈阔论,更愿意投身报国,像武人那般舍身保国。”
江宁听到这番言辞,心中不禁感慨,大明文武之间多有隔阂,可这两位身为文人举子,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