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孙承宗、袁可立和薛国观,也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江宁所言的确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横亘在众人面前的祖制,却仿佛一条难以逾越的天渊,令众人一时间心生无力之感。
朱由校咬了咬牙,“朕这就下旨废除匠户们的世袭制,从今往后改为招募制。”
这时,一旁的孙承宗赶忙劝阻:“陛下,如今时机还不成熟,您要是贸然下旨,必定会引得朝臣纷纷上书弹劾。”
朱由校听后,陷入了沉默。
这时,江宁突然灵机一动,开口道:“陛下,咱们不妨换个思路。
陛下可以下旨成立一座大明皇家科技院,把那些能工巧匠都召集进去,让他们专心研制火枪火炮。
只要他们有成果,就授予相应官职,以此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
至于工部兵杖局,也改成招募制。
这么一来,原有的工匠们地位得以提升,就会更用心为朝廷效力;新招募的工匠要是觉得受到不公平对待,随时可以离开。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由校听了,不住点头,接着转头问:“孙师傅,内阁对此意下如何?”
孙承宗、袁可立和薛国观三人凑到一起,小声商议了片刻。
之后,孙承宗代表发言:“陛下,臣认为此法可行。”
薛国观和袁可立也跟着点头,附和道:“臣等同样觉得此法可行。”
最后,朱由校下定决心,说道:“那朕这就下旨成立大明皇家科技院!”
接着,江宁又详细补充了一些具体细节,在场众人,包括大明天子朱由校,都不禁连连点头。
随后,内阁三位大臣起身告辞,回去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这时,江宁刚想悄悄溜走,就被朱由校叫住:“江爱卿,你先别走,朕还有事跟你说。
过几天,你和礼部尚书顾炳谦帮朕去纳征,你可要准备周全了。”
江宁听明白了,这是帮皇帝去下聘礼,赶忙开口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给陛下把好关。”
朱由校又开口询问:“武举恩科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江宁一下子愣住了,居然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