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和眼前这个年轻人实在没什么交集,对方竟然会举荐自己。
要知道,自己也是刚刚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随后,朱由校微微一愣,紧接着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转头看向一旁的袁可立和徐光启,问道:“二位爱卿意下如何?”
两人纷纷点头,齐声表示同意。
之后,朱由校又开口询问右副都御史杨涟以及左佥都御史左光斗:“二位爱卿呢,有何看法?”
两人沉默片刻后,躬身道:“臣等觉得孙大人颇为合适。”
言罢,场中众人的目光或有意、或无意地落在孙承宗身上,这一举荐,或将为朝堂局势带来新的变数 。
而江宁举荐孙承宗的举动,也让众人对这位年轻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更多了几分揣测 。
随后,朱由校当即便拍板将此事定了下来,继而安排这几位臣子,让他们明日早朝之时,正式上书举荐孙承宗出任内阁首辅。
几位大臣领命称是,心中各自思忖着此事在朝堂上将会引发的波澜。
朱由校再度开口说道:“接下来,便议一议六部尚书的人选。
如今孙承宗已担任兵部尚书,而户部尚书李三才,前些天发生的事大家也都清楚。
朕觉得此人品行不端,实在不配再在朝中为官。
还有吏部尚书赵南星以及礼部左侍郎钱兼益,也需重新考量。”
这时,一旁的杨涟和左光斗赶忙上前,躬身说道:“陛下,户部尚书李三才大人之事,目前尚无定论,不可贸然处置啊。
况且吏部尚书赵大人为官多年,一直尽忠职守,若非要处置,处置吏部左侍郎钱兼益便可。”
闻听杨涟和左光斗所言,朱由校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不悦之色。
就连一旁的孙承宗和袁可立也微微皱起了眉头。
江宁心思活络,片刻之后,便揣摩出了其中的关键。
刚才朱由校想要撤换的三人,皆是东林党成员,这杨涟和左光斗同样是东林党人。
他们自然不希望自己党派的人手被撤换。
只是江宁心中有些疑惑,在他所知晓的历史记载中,这两人的名声不差,却没料到他们也会参与到这种党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