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点风浪简直不算什么。
况且东莱郡与辽东郡之间的航道古已有之,到如今已然十分成熟。
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东莱郡的东夷人便已经时常乘船往来于辽东和东莱之间了。
及至太祖高皇帝击败项羽一统天下,这条航道已然与内陆水路无异了。
前汉末年,北海都昌人逢萌为避王莽酷政,就曾率家属、宾客六百人浮海至辽东。
倒不是彼时的造船水平有多高,实在是两地的距离太近了
。
要知道渤海海峡也不过才两百里宽,并且其间还有群岛相连,每个岛屿相隔最多不过二十里。
所以别说是坐船了,便是划着竹筏恐怕也能顺着这条岛链顺利到达辽东郡。
年初的时候魏哲与麾下的两百辽东义从便是由辽东坐船至东莱的。
不过当时太过仓促,没有找到万斛大船,只能连人带马挤一挤了,就这还是分两艘船才运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魏哲在航行途中一不小心落水了。
……
翌日,东莱郡黄县。
再次故地重游,魏哲的心情多少有点复杂。
遥想半年前初到此世的时候,他就是在东莱郡渡过的新手期。
相比之下,太史慈的想法就要简单多了。
实际上自从进入东莱郡范围之后,他就不自觉的加快速度。
魏哲知道他这是归心似箭,便索性过黄县而不入,直抵陈乡。
不过魏哲一行五百骑声势太大,还未进入陈乡便在官道上被拦下了。只见传舍走出一位皂衣赤帻的老者,面带戒惧的看向众人。
没办法,黄巾之乱余波尚未平息,任谁也不会对这样的一支队伍视若无睹。
不过心中虽然忧虑,这老者还是小心开口道:
“鄙人乃本地乡啬夫,请问诸位贵人来我陈乡可有何事?”
闻听此言魏哲刚想开口,一旁的太史慈便忍不住勒马越众而出。
“杜翁,是我呀,太史子义,你莫不是连我都不认识了。”只见太史慈笑呵呵的下马朝老者躬身一礼,而后指着身后众骑道:“这些都是我的朋友,并非黄巾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