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
相比于辽泽以西的幽州各郡,辽东之地反而与青州诸郡的来往更多。
并且魏哲的妻族又是北海管氏。
各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导致除了辽东本土之外,魏哲在青州诸郡的
知名度与影响力,反而要比幽州西部诸郡高得多。
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魏哲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优势。
其他州郡的英杰俊才不好招揽,青州之地总不能错过了,多赚几人也是好的。
然而在看了那些拜帖之后,魏哲却一脸失望。
这质量……貌似不太行呐!
“还有其他人吗?”
见魏哲好像不满意,元骏一时也犯难了,毕竟他是乐浪人,对青州不太熟。
不过元骏倒是听出魏哲的言外之意了。
显然,自家君侯准备招揽一些青州才俊。
念及此处,元骏当即建议道:“君侯,不如召公孙阳明过来问问?他是东莱胶东人,祖上又是两千石,定然熟知本州人物!”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一想也是,当即便遣人去请。
并且魏哲还顺便给太史慈去信一封,向他打听有没有什么本州人才推荐。
真别说,一来二去还真让魏哲发现了几个合适的人选。
……
“便如此吧!”
翌日,太守府后院。
在确定下人选后,只见魏哲干脆道:“就以我的名义下聘书,礼聘国子尼为家丞,氏仪为门大夫、孙邵为洗马。”
话说魏哲选的这三人,基本上都是寒素出身。
比如氏仪乃北海营陵人氏,不过中人之家而已。
如今此人不过是营陵县一小吏,尚未获得什么贵人赏识。
不过如果魏哲没记错的话,此人后来出仕郡府的时候,曾被北海相孔融所嘲讽,言“氏”字乃“民”无上,可改为“是”。
没想到氏仪闻言竟然真的改姓,自称是仪。
然而在孔融麾下是仪照样没混出头,后来依附刘繇,随其避乱江东,阴差阳错入仕东吴,这才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封都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