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大模达”于卢、“末客”乙豆离各率五千兵试探。
高句丽所谓“大模达”,大概便相当于大汉朝的卫将军。
至于“末客”的职位,则相当于中郎将,基本上都算是实权将领。
不过高句丽底蕴太浅、学汉人也只学个表面,故此国内经常会出现倒反天罡的情况,职位权利的高低往往因人而异。
就比如“大模达”于卢,虽然是高句丽王的小舅子,但论地位也就是和“末客”乙豆离差不多。
而这两人领命之后也不敢懈怠,当即各返本阵。
随着战鼓声轰隆响起,平坦的旷野上两支大军就这样相对而行。
相比于井然有序的汉军而言,高句丽大军就有些粗犷了。
虽然也和汉军
一样多步少骑,但高句丽步军中的人员却极为繁杂,诸如鲜卑、马韩、秽貊、靺鞨、扶余、汉人,不一而足。
并且各自装备也相当混乱。
有些一身皮袍,有些身着皮甲、有些则以竹木为甲。
只有一些望之好似基层军吏的士卒方才身着铁甲。
但即便如此,铁甲的样式也千奇百怪,魏哲甚至都看见了汉军的两档铠。
相比之下汉军屯兵虽然仅着皮甲,可却人手一件,倒是不知谁更强。
不过双方倒是挺有默契的,相距一箭之地便互射一阵。
随着无数箭矢破空而至,不少正在冲锋中的高句丽步卒立刻扑倒在地。
浿水河畔的青草,就这么渐渐被鲜血染红。
当然,屯兵这边也不好受,即便立有盾牌,但还是有诸多屯兵中箭。
不过除了少数倒霉的家伙被射中面部之外,大多数都尚且能战。
于是随着一阵“嗖~嗖~”声响起,双方的箭雨再至。
三箭之后,两军终于白刃相接,彼此搏杀起来。
“举!”
“刺!”
圆阵之中,只见屯兵上下在各自屯长的大吼下机械的做出反应。
别小看屯兵,屯兵也是兵,也是需要操练战阵的。
尤其是魏哲从带方县迁来的这十六营屯兵,几乎都已经整整训练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