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收集窦氏违法乱纪的证据,准备向朝廷上奏弹劾,给窦氏一个沉重的打击。
徐深得知此事后,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不是滋味。他作为窦氏的门客和下属,一直以来都深受窦氏的恩宠,对窦氏自然有着一定的忠诚。然而,他也明白朝廷的稳定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绝不能任由任何一方势力过度膨胀,否则将会破坏政治平衡,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徐深感到十分痛苦和纠结。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是应该继续效忠于窦氏,还是站在袁公一方,为朝廷的稳定出一份力呢?这个问题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盘旋,让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徐深最终还是选择站在了窦氏这一边。他认为,自己既然接受了窦氏的举荐和信任,就应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维护窦氏的利益。于是,他决定采取行动,警告袁公的心腹谋士,试图阻止这场弹劾行动。他找到了袁公的心腹荣,言辞恳切而又带有威胁地说道:“子为袁公腹心之谋,排奏窦氏,窦氏悍士刺客满城中,谨备之矣!”这句话不仅表明了他对袁公一方行动的关注,也暗示了窦氏的强大势力和可能采取的报复手段。
荣面对徐深的警告,并没有退缩。荣义正言辞地回应徐深,表明自己蒙先帝大恩,秉持正义,不惧威胁。徐深看到荣如此坚定,心中不免有些忧虑。他深知,这场政治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一旦爆发,必将掀起轩然大波。他虽然站在了窦氏一边,但内心也对这场斗争的后果感到担忧。他明白,无论最终胜负如何,都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伤害。
在这场政治风波中,徐深虽然竭尽全力维护窦氏的利益,但局势的发展却逐渐超出了他的控制。随着弹劾行动的逐步推进,窦氏的罪行逐渐被揭露,朝廷上下对窦氏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最终,窦氏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许多窦氏子弟和门客都受到了牵连。徐深作为窦氏的重要门客和太尉掾,也未能幸免。他被朝廷革职查办,失去了官职和地位,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在被革职后的日子里,徐深闭门谢客,反思自己的一生。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抱负和理想,曾经一心想要为国家效力,却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迷失了方向。他意识到,自己过于依附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