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踏上了前往齐国的道路。这条道路注定充满了未知和变数,而徐甲能否成功完成任务,实现各方的期望,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主父偃:“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当五鼎烹耳”)
抵达齐国后,徐甲遂沉稳地向齐国的纪太后禀报齐王求娶娥以及主父偃女儿入宫之事。然,其未料到,此语竟如巨石入水,激起纪太后的雷霆之怒。纪太后怒声斥责,齐王已有王后,后宫诸妃嫔亦皆完备,无需再纳他人。且,其毫不留情地言明,徐甲本为齐国之贫者,穷途末路方为宦官以侍汉朝,未立尺寸之功,竟妄图扰乱齐国王室。至于主父偃,纪太后更是视若无物,质问道其有何颜面欲将女儿塞入齐王后宫。
徐甲瞬间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他原本设想的顺利促成婚事、获得赏赐与赞誉的美好前景,瞬间化为泡影。无奈之下,他只能灰溜溜地返回汉朝,向王太后复命。为了给自己挽回一些颜面,同时也为了避免太后因婚事不成而迁怒于他,徐甲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托词。他对太后说,齐王其实愿意娶娥,但有一个隐患,恐怕会像燕王那样。燕王曾因与子女、兄弟通奸获罪而死,封国也被废除,徐甲以此事来警示太后,暗示齐王的宫廷或许存在不稳定因素,将娥嫁过去可能会面临风险。王太后听后,心中不免担忧,于是决定不再提把女儿嫁给齐王的事。
徐甲的这次齐国之行,本是为了促成齐王与王太后的孙女联姻,但却遭遇了纪太后的拒绝和辱骂,这让他的计划彻底落空。然而,这次失败却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主父偃与齐国之间的恩怨。
主父偃在当时正受到汉武帝的宠幸,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他得知纪太后对他的羞辱后,心中自然愤恨不已,与齐国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起来。为了报复齐国,主父偃决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向汉武帝进言。
他对齐国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特别强调了齐都临淄的繁荣和富庶。他说,临淄人口众多,城市租税高达千金之多,甚至比长安还要繁荣。这样的地方,若不是天子的亲弟弟或爱子,是绝对不能在那里封王的。
接着,主父偃话锋一转,提到了齐王与皇室亲属关系的疏远。他暗示齐王可能存在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比如与姐姐通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