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当时,他的父亲子楚作为秦国质子被送到赵国,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子楚得到了华阳夫人的赏识,被立为嫡嗣。嬴政在赵国度过了他的童年,这段寄人篱下的经历,可能对他日后性格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登基为王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送嬴政母子归秦。秦孝文王在位仅三天便去世,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即位为秦王。由于嬴政年幼,朝政大权掌握在丞相吕不韦和太后赵姬手中。
亲政掌权
随着年龄的增长,嬴政逐渐开始亲政。公元前238年,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趁机发动叛乱。嬴政果断平叛,将嫪毐车裂,灭其三族,并幽禁太后赵姬,同时罢黜吕不韦的相位,逐渐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统一六国
嬴政亲政后,任用李斯、王翦等文臣武将,积极推行统一六国的战略。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建立帝制
统一六国后,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并规定后世子孙以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相传。同时,他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巩固统一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一。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后又推广隶书,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交通上,修建驰道、直道,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又南征百越,扩大了秦朝的疆域。
巡游天下
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多次巡游天下。他先后五次出巡,足迹遍布全国各地。通过巡游,秦始皇一方面宣扬了国威,展示了秦朝的强大;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政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