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网游动漫 > 徐氏略记 > 西晋大臣徐澄之(1/6)
    徐澄之,乃西晋时期东莞人士,此地如今归属于沂水县境内。此人曾担任过州治中之职,这一官职在当时可是颇为重要,乃是刺史身边的得力辅官。

    话说那永嘉之乱,发生于公元 307 至公元 313 年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值此乱世之际,徐澄之挺身而出,联合其乡人臧琨等人,毅然决然地率领着自家子弟以及乡里的士民百姓共计一千余户人家,踏上了南迁之路。他们一路艰辛跋涉,终于成功渡过长江,最终在京口一带定居下来。而这京口,便是今日之镇江。

    需知这州治中一职,全名唤作治中从事史,亦被称为治中从事。它作为州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要负责处理众多部门的文书事务,其地位仅仅次于别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副州长了。

    《续汉书·百官志》谓诸州的治中相当于司隶校尉的功曹。即主管州之选署及众事。魏、晋、南北朝州吏均有治中。《宋书·百官志》谓汉治中从事史主财谷簿书,晋、宋则主众曹文书事。各代治中所掌并不全同。隋代成为郡的佐官改治中为司马。唐初仍称治中,高宗时再改为司马。元大都路都总管府及明清惟京府(如顺天府、应天府)置治中,治中品等为正五品,为处理各项庶务的中级官员,上受各府尚书指使任事,与通判共同参理府事。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使当展其骥足耳’。”

    治理政事的文书档案。《周礼·春官·天府》:“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诏王察羣[n]吏之治。”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治中,谓其治职簿书之要。”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曰:“凡官府簿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断庶民讼狱之中’,皆谓簿书,犹今之案卷也。”

    大中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最初出现在曹魏时期,由司马懿设立。其职责包括评定人才并将其划分为九个等级。这一制度在南朝齐、梁时期也得到了重视。

    大中正通常是由当地的人士担任,他们通常是中央政府的官员,如公卿或台省郎吏。这些被选为大中正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才能。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