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略作思考,从容应答道:“大王您一心想要奉行至顺之道以联合各路诸侯,如果贸然越过横江而去巡游姑苏之地,那无异于是重蹈亡秦和夫差的覆辙啊!恐怕到那时,天下大事将会变得难以掌控。”这番话不仅巧妙地回应了曹操的威胁,更是坚定地维护了孙权的尊严。
曹操闻听此言,先是微微一愣,随后不禁放声大笑起来。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徐详,调侃道:“难道汝事先就认定孤心存狡诈不成?”但笑声过后,曹操心中也暗自赞赏徐详的机智和勇敢。
最终,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曹操答应了孙权的请降请求。他随即派遣使者前往东吴,与孙权修好,并且立下誓言,要重新缔结姻亲关系,以巩固双方之间的联盟。这场惊心动魄的外交交锋,在徐详的出色应对下,画上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
在那场惊心动魄、硝烟弥漫的夷陵之战结束之后,局势稍显稳定之际,胡综领受了一项重要使命——组建一支精锐之师,名曰“解烦兵”。而在此过程中,徐详被委以重任,出任了解烦兵的左都督一职,与此同时,胡综自己则担任着右都督。这一安排足以彰显出徐详在军事领域所具备的卓越才能以及深受孙权器重的程度。
时光流转,当孙权荣登吴王位之时,他开创性地设立了一个全新官职——节度官。这个职位责任重大,需掌管军队粮草等物资的调配事宜。令人瞩目的是,首任节度官正是徐详!他肩负起如此关键且繁重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确保军粮供应的顺畅和稳定。
然而,命运无常,徐详终有离去之日。在他离世之后,孙权经过深思熟虑,有意让诸葛恪接替其节度官之位。可就在此时,远在蜀汉的诸葛亮却迅速得知了这一消息,并毫不犹豫地修书一封寄给了东吴的统帅陆逊。信中的言辞恳切,指出诸葛恪性格上存在疏忽大意之处,恐怕难以胜任节度官这般至关重要的职务。诸葛亮希望陆逊能够劝说孙权改变主意,另觅贤能之士担当此职。从这一系列举动不难看出,徐详在调度军粮方面的工作必定是做得极其严谨细密,毫无疏漏可言,以至于连诸葛亮都对他的能力赞赏有加,并且对其后继者的选择表现得如此关切。
胡综生平事迹
胡综,这位东吴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于 183 年降生于豫州汝南郡固